请问2021年7月13日入职,2022年3月30日发出辞退通知,企业方面要求达到4月29日,这是否有月补偿?

更新时间:2023-07-05 08:46:22
问题描述:
请问2021年7月13日入职,2022年3月30日发出辞退通知,企业方面要求达到4月29日,这是否有月补偿?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99220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3-07-05 08:46:15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56983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经济补偿金多不超过12个月
    经济补偿金多不超过12个月,在职场上的时候,如果公司辞退自己的话,劳动者是可以主张经济赔偿的,经济赔偿是有一定标准的,下面看看经济补偿金多不超过12个月及相关资料。
    经济补偿金多不超过12个月1
    经济补偿金一定不超过12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经济补偿金注意事项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经济补偿金多不超过12个月2
    经济补偿金可以超过12个月。
    只是在劳动合同法中,对于这一情形做了最高年限的限制: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法律的规定,只要是劳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或者到期终止续签,或者双方约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员工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经济补偿金。

    但是,在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待遇后,劳动者仍然拒绝续签的,那么就没有权利请求用人单位赔偿经济补偿金。
    如果是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了待遇,这时劳动者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劳动都并没有这样的法律意识,同时有的用人单位也不会主动履行义务,所以造成许多人并没有获得经济补偿金。
    近年来,随着企业当中员工的福利待遇不断提升以及规范使得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但同时这也使得许多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的.提高致使许多企业作出偷税漏税以及想方设法避免发放经济补偿的行为。
    经济补偿金多不超过12个月3
    一、经济补偿金N+1不超过12个月吗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济补偿金N+1中的N是指劳动者工资的年限,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而N是不能超过12个月的。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解除劳务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两点:一是法律虽然没有明确劳动者在此情况下要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但为了避免劳动争议,最好采用书面通知的形式;二是试用期内解除合同需要做好工作交接,避免因没有交接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2、另外劳动者行使辞职权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或用人单位支付了培训费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约定承担赔偿责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规定,否则用人单位可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3、并且《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
    4、劳动法没有提到不可抗力解除权,但我国《民法典》对不可抗力解除劳动合同却有明确规定。
    所谓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是指因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或客观事件,例如水灾、火灾、地震、火山爆发、水灾等自然事件,或战争、罢工等社会事件以及法律、政令的变化等等,导致合同继续履行已不可能而解除。
    2023-07-05 08:46:22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2022年5月入职,2023年1月签订劳动合同,2023年5月辞退。有没有补偿政策
劳动合同到期后,被公司辞退能拿到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25分钟前
杨再坤律师
近期帮助 2677 人
担保合同号与借款合同号一一致,但银行记账凭证上的借款合同号不一致,担保人可以不承担责任吗
57分钟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1790 人
我的工伤还没赔偿公司是个体工商户已经注销了怎么办
1小时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1790 人
我父亲和我母亲的钱存在我父亲名下,被我姐拿着死亡证明去全部拿完了,去告她能查到被谁拿走了了吗?
1小时前
李晓航律师
近期帮助 168691 人
距离解除取保候审还有20多天公安局打电话去检察院是什么意思
1小时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1790 人
问朋友借钱怎么构成了诈骗
1小时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7228 人
我在平安消费金融贷了30000,然后银行卡输错了,显示资金冻结,叫我转15000到银行卡里,才能解冻
1小时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1790 人
我被二婚丈夫打脑震荡住院丈夫不赔钱,怎么处理
1小时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1790 人
刑事案件立案了被撤案,公安局没有给我案件撤案的衣据,请问怎拿到衣据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