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问答
>
社会保险
> 问答详情
解除劳动合同后能否立即提取公积金?
更新时间:2023-07-26 14:20:42
问题描述:
解除劳动
合同
后能否立即提取公积金?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官方
已帮助
17966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职工有下列情形的,公积金能提取: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
劳动关系
的;或者出境定居的等。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
继承人
、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
继承
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2023-07-26 14:17:46
点赞
平台特邀律师
推荐
已帮助
118559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职工有下列情形的,公积金能提取: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或者出境定居的等。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2023-07-26 14:18:14
点赞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
156376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
:辞职了公积金是可以取出来的。离职后公积金账户必须是封存状态才能提取,一般公司在员工离职后一个月内会办理该账户的封存,所以离职后一个月左右去提取比较合适。员工辞职了,只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积金是可以取出来的: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离休、退休的;
3、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出境定居的;
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因此提取公积金是跟是否离职是没有关系的,只要符合条件,离职后,也是可以提取公积金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
温馨提示
】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023-07-26 14:20:42
点赞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解除劳动合同住房公积金怎么办理?
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住房公积金能立即提取吗?
在我国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住房公积金。且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取公积金时需要注意携带盖有公司公章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等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住房公积金能否立即提取?
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后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取住房公积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取公积金时要携带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等材料。法律依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住房公积金能立即提取吗?
在我国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条件的可以取住房公积金。且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取公积金时需要注意携带盖有公司公章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审批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等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后立即就业,我以前能提取公积金吗?
辞职后不上班公积金处理方案如下: 1. 劳动者离职后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新的工作单位不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原来的公积金只能做封存处理,并且不再继续缴纳。但有些地方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提前取出公积金吗?
住房公积金可以提取的情形包括: 1. 无房户支付房租的; 2. 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账户已封存6个月以上或住房公积金停缴24个月以上且账户已封存的; 3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辞职,公积金封存可以提取吗?
员工辞职了,如果符合下列情形的,公积金可以取出来: 1. 员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 离退休的; 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能不能取公积金
解除劳动合同后,职工在以下情况下可以提取公积金: 1. 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2. 离退休; 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 4.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解除劳动合同后住房公积金能取出来吗
解除劳动合同后,公积金能提取的情形包括: 1. 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 离退休的; 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解除劳动合同后,公积金能提取的情形包括: 1. 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2. 离退休的; 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解除劳动合同不到一个月!能不能立即提取住房公积金?
辞职后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方式为:需要职工携带解除劳动关系合同、有些地区还需一并携带失业证、身份证办理提取。部分地区对辞职的提取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有2年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
嘉善县律师
衡阳律师
房产律师
海口建筑工程律师
列表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内容
法律资讯
法律知识
法律内容
律师推荐:
上海律师
上海找律师
浦东新区律师
浦东新区找律师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
同城律师:
黄浦区律师
静安区律师
徐汇区律师
长宁区律师
普陀区律师
虹口区律师
杨浦区律师
浦东新区律师
闵行区律师
松江区律师
宝山区律师
嘉定区律师
青浦区律师
奉贤区律师
金山区律师
崇明区律师
专业律师:
上海房产纠纷律师
上海公司法律师
上海合同纠纷律师
上海婚姻家庭律师
上海交通事故律师
上海劳动纠纷律师
上海刑事辩护律师
上海债务债权律师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4478 人
帮别人从正规程序抢演唱会门票对方发给我票面30%的酬谢我收了算违法吗
1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2633 人
高压线铁塔永久占用耕地面积需要培多少钱
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2633 人
最后被拘留两个星期,事实却没有猥亵,导致的误工费,名誉权被损害,有权向对方要求赔偿损失吗
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82633 人
我在一家网贷平台大众花的。我填写了个人信息但未借款会有什么影响吗
4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4478 人
能办理再说吧
9分钟前
潘学平律师
近期帮助 32106 人
婚姻事办理吗?
12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4478 人
在97年第二次土地承包到户也无回来,请问他们还有份吗,?
13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4478 人
买快递查不到商家任何信息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