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提了离职没走,工资应该怎么算啊?

更新时间:2023-08-09 18:14:13
问题描述:
员工提了离职没走,工资应该怎么算啊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8942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
    有工资。通常按照员工实际上班的天数来计算应当支付的工资,若单位拒不支付的话,则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报酬。只要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就应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结清工资,或者在下一个发薪日支付。不过如果劳动者没有辞职就离职的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相应的损失。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具有发放上的时间规则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
    老板拖欠工资怎么举报 劳动者可以找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023-08-09 18:12:17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28716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
    有工资。通常按照员工实际上班的天数来计算应当支付的工资,若单位拒不支付的话,则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报酬。只要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就应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结清工资,或者在下一个发薪日支付。不过如果劳动者没有辞职就离职的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相应的损失。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具有发放上的时间规则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法律依据: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衍生问题:
    衍生问题:
    没有辞职直接走人不发工资违法吗 没有辞职直接走人不发工资违法,不论员工是如何离职的,单位都不得克扣其工资。只要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就应支付工资,如果劳动者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解除时结清工资,或者在下一个发薪日支付。不过如果劳动者没有辞职就离职的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相应的损失。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具有发放上的时间规则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2023-08-09 18:12:3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7597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员工被辞退,工资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和员工实际工作的天数来计算。用人单位需要向该员工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与其解约时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来付清工资。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023-08-09 18:14:1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离职后工资拖欠公司怎么办
对离职后工资拖欠的情况,您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维权。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并为其提供相关证据;或者选择提交仲裁申请,需准备好申请书及相关证据,等待立案和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人离职,离职多久结算工资
需要按照单位发放工资时间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劝退离职工资怎么结
员工被劝退后,其工资应立即结算。若公司拒绝结算,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尝试与公司协商并要求立即支付工资;其次,如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再次,若仍无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时怎么算拖欠工资的
离职时发现拖欠工资是违法的行为。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雇主协商并要求提供拖欠工资的证据;二是向当地的劳动局投诉,寻求行政支持;三是选择申请劳动仲裁。如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后不结清工资怎么办
针对单位欠薪的问题,可以先与单位进行协商。协商无果时,可以向劳动局提交投诉,或者选择申请仲裁。具体操作包括收集证据,如工资单、劳动合同等,然后向劳动局提交投诉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后最迟多久结算工资
离职工资结算应严格遵守及时原则。具体流程包括:1. 准确计算实际工作天数和对应报酬;2. 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完成工资支付;3.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用人单位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突然辞退哦,这个要怎么结算工资?
关于被辞退后的工资结算及相关补偿问题,为确保您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保留工资条和劳动合同等证据;其次,与公司进行协商,要求按照法律规定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倒闭工资怎么结算
针对公司倒闭时员工工资的处理,需根据不同情况来讨论。如果公司已经进入破产程序,员工需要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等待分配;如果公司还未进入破产程序,员工可以与公司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之后工资不发怎么办
离职后遭遇工资不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与用人单位协商,明确工资支付细节;二、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供证据并请求介入处理;三、如协商和行政手段无法解决,可申请仲裁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工资结算规定?
在员工离职时,其薪酬应以一次结清为原则。具体操作上,需要根据月工资的应出勤天数和实际出勤天数进行计算,然后一次性支付。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分期支付,必须与劳动者充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钱宏艳律师
近期帮助 7883 人
上海,劳动合同补签赔偿问题
刚刚
上海宇岳律师
近期帮助 830 人
上海,劳动合同补签赔偿问题
刚刚
上海宇岳律师
近期帮助 830 人
是张玉霞律师事务所吗?碰到非常困难想请调解纠纷
1分钟前
李翠英律师
近期帮助 91831 人
被诈骗了,嫌疑人已经抓到,八月份会移检查院起诉,警察同志说追回损失需要附带民事诉讼
2分钟前
李淼律师
近期帮助 11462 人
未成年怎么退款
2分钟前
李卓恒律师
近期帮助 3438 人
涉案金额具体不清楚,离职有两年的时间了,目前其他在职同事套现被抓,我会被牵扯出来吗
3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45571 人
我在一家机关事业单位合同制工人10年后解聘又后回聘10共20工作时间。单位没有交社保没有视同怎么办
3分钟前
周文才律师
近期帮助 93152 人
公司厂房被查封,是否影响股权转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