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问答
>
劳动仲裁
> 问答详情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从什么时候起计算
更新时间:2023-08-24 18:24:05
问题描述:
劳动仲裁
时效期间从什么时候起计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推荐
已帮助
113447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仲裁时间的计算方法:
仲裁时效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是一年;如果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如果时效中止的,则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
不可抗力
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
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8-24 18:21:48
点赞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官方
已帮助
61963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
仲裁
时间的计算方法: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是一年;如果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如果时效中止的,则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争议
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8-24 18:22:08
点赞
平台特邀律师
推荐
已帮助
158737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劳动争议案件规定仲裁时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第二,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第三,有利于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3-08-24 18:24:05
点赞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16899
劳动争议时效中断什么意思
处理劳动争议时效中断时,应依法操作。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及时收集和整理证据,以证明时效中断的原因;其次,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选择协商、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争议追诉时效最新规定是什么时间执行
劳动争议追诉时效是六十天。在时效期内,可选择的处理方式有: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解决争议;2. 调解,通过第三方协助达成和解;3. 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追诉时效最新规定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劳动仲裁申诉时效为一年,具体操作包括:1. 在权利被侵害后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 在时效期间内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效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时效的法律解读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针对劳动争议,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首先,双方协商,尝试达成一致解决争议;其次,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然后,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法解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期间的严谨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提供劳动合同等证据;2. 劳动报酬等争议,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等;3. 工伤等争议,提供医疗证明、工伤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主张加班费的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
加班费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处理方式:1. 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快速解决;2. 调解,由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 仲裁,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4. 诉讼,仲裁不服可向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定时效有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在时效内,可选择: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解决;2. 调解,由调解组织介入协助;3. 仲裁,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协商、调解不成,应及时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限制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收集证据,确认权利被侵害事实;2. 向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书;3. 等待仲裁委决定是否受理;4. 参与仲裁庭审,争取权益。若和解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在时效期内要及时申请仲裁,如遇时效中断,应保存相关证据,重新计算时效。若因不可抗力等未申请,时效中止,消除后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范围有几年?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在时效内应尽快申请仲裁,如遇特殊情况可申请中止或中断时效。中止时效需消除中止原因后继续计算,中断时效则重新起算。注意保留证据,及时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
嘉善县律师
衡阳律师
房产律师
海口建筑工程律师
列表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内容
法律资讯
法律知识
法律内容
律师推荐:
西安律师
西安找律师
莲湖区律师
莲湖区找律师
西安劳动纠纷律师
西安劳动仲裁律师
同城律师:
高陵区律师
鄠邑区律师
蓝田县律师
周至县律师
新城区律师
碑林区律师
莲湖区律师
灞桥区律师
未央区律师
雁塔区律师
阎良区律师
临潼区律师
长安区律师
专业律师:
香港刑事辩护律师
湘潭房产纠纷律师
咸宁公司法律师
咸阳劳动纠纷律师
襄阳刑事辩护律师
咸宁房产纠纷律师
湘西房产纠纷律师
襄阳债务债权律师
襄阳交通事故律师
襄阳婚姻家庭律师
湘西合同纠纷律师
仙桃公司法律师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汪明明律师
近期帮助 2541 人
他也履行了,就是因为朋友关系没有合同没有借条,就要回本金,还可以要回吗?
50秒前
肖仁军律师
近期帮助 588 人
微信社交限制必须要微信好友才能解封去找客服申诉结果身份信息我填错了现在已经无法申诉了怎么办
4分钟前
龚卿律师
近期帮助 18582 人
抽赏商家活动诱导消费诈骗
5分钟前
陈景芝律师
近期帮助 1399 人
AI万能盒子退款事宜
5分钟前
肖仁军律师
近期帮助 588 人
你好闺蜜给我说,朋友坏我名声说我给谁发声了关系,我去问他不承认
6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1830 人
淘宝投诉小二电话是多少
6分钟前
陈景芝律师
近期帮助 1399 人
还是鸡苗死亡的事
9分钟前
江苏致祥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8213 人
咨询一下婚姻问题!男方在6月18号已经起诉离婚了!不知道男方有多少财产怎么办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