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律是否认可断绝关系有没有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10-04 17:58:04
问题描述:
国家法律是否认可断绝关系有没有法律规定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53809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一、断绝关系需要什么条件
    1、一出生就有的血缘亲属是不能断绝关系的,这种关系到任何单位都是不可能出具断绝关系的证明,因为一出生拥有了与有血缘关系等亲属息息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意义上永远保护的。能出具这张证明也是无效的,法律上不会承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二、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1、 必须当事人同意。就收养方而言,须得养父母同意,就被收养方而言,养子女已成年时,经养子女同意即可;养子女尚未成年时,须得养子女的生父母或原送养的监护人同意,养子女已有识别能力的,还须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2、 当事人对财产生活已有适当处理。协议解除收养婚姻可按等级或公证办理,公证机关办理解除收养程序的,可按申请、审查、办证三个环节。当事人达成收养协议的,可按当事人户口所在地的公证机关进行解除收养关系程序办理。符合解除收养程序,双方财产问题上也无争议,是可以解除的。
    2023-10-04 17:55:46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57754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断绝关系需要的条件是:
    1、 必须当事人同意;
    2、 当事人对财产生活已有适当处理。一出生就有的血缘亲属是不能断绝关系的,这种关系到任何单位都是不可能出具断绝关系的证明,因为一出生拥有了与有血缘关系等亲属息息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意义上永远保护的。能出具这张证明也是无效的,法律上不会承认。公证断绝亲属关系,即是断绝收养而衍生的关系,需要带齐所需的的资料到当在相关部门进行申请,这些部门都可以受理。如果是因为收养而衍生关系人之间存在着故意伤害或者是其他恶劣行为的,可以选择部门介入,如果涉及到财产等各方面的问题,可以选择先咨询律师帮忙,尽量将影响降低,以避免造成各方的更大的损失。法律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上,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第一时间就应该依靠法律去维护息最大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断绝关系后是否还需赡养父母
    子女与父母断绝关系后还有义务赡养老人,赡养义务不会因为断绝关系而消失。父母子女关系无法断绝,因为血缘关系在法律上是不能解除的,相关部门是不会对这种断绝父母子女关系进行公证的,因为对于违背法律的合同、承诺或声明等,是不会受理的。即使父子双方自愿断绝父母子女关系,到时父母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子女还需要尽赡养义务,因为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其他的所谓合同、承诺或声明等等都无法对抗法律的规定。
    2023-10-04 17:56:11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3863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断绝关系需要的条件是:1、 必须当事人同意;2、 当事人对财产生活已有适当处理。一出生就有的血缘亲属是不能断绝关系的,这种关系到任何单位都是不可能出具断绝关系的证明,因为一出生拥有了与有血缘关系等亲属息息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意义上永远保护的。能出具这张证明也是无效的,法律上不会承认。公证断绝亲属关系,即是断绝收养而衍生的关系,需要带齐所需的的资料到当在相关部门进行申请,这些部门都可以受理。如果是因为收养而衍生关系人之间存在着故意伤害或者是其他恶劣行为的,可以选择部门介入,如果涉及到财产等各方面的问题,可以选择先咨询律师帮忙,尽量将影响降低,以避免造成各方的更大的损失。法律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上,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第一时间就应该依靠法律去维护息最大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断绝关系后是否还需赡养父母
    子女与父母断绝关系后还有义务赡养老人,赡养义务不会因为断绝关系而消失。父母子女关系无法断绝,因为血缘关系在法律上是不能解除的,相关部门是不会对这种断绝父母子女关系进行公证的,因为对于违背法律的合同、承诺或声明等,是不会受理的。即使父子双方自愿断绝父母子女关系,到时父母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子女还需要尽赡养义务,因为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其他的所谓合同、承诺或声明等等都无法对抗法律的规定。
    2023-10-04 17:58: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上是否有断绝亲子关系,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没有断绝亲子关系的说法,就算父母不抚养子女,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子女之间也不能签订断绝亲子关系协议,就算签订了也是无效的。但是如果子女被合法收养之后,子女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断绝父子关系法律程序
断绝父子关系法律程序
断绝父子关系
法律支持是否承认父子断绝关系,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法律不支持也不承认父子断绝关系,因为法律上的父子关系是不会断绝的,无论是因为父母离婚或其他原因都有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法律上的关系也不会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是否有效,是否有法律规定
断绝父子关系声明一般认定无法律效力。因为根据相关法律可知,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基于血缘而产生的,是一种自然存在的事实,不能根据个人意志断绝的,法律也没有断绝亲子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上有断绝亲子关系吗,有没有法律规定呢
法律上没有断绝父子关系。我国目前的法律不认可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在法律上,父亲对于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应当按时向子女支付抚养费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子女与父母断绝关系不被法律认可是吗
法律分析:目前我国法律对断绝父母子女关系是没有规定的,所以断绝关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不受法律保护的,但这种行为并不属于犯法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否有法律保障?如何断绝关系?
您好,法律不支持亲子关系的断绝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4成都电动车上牌照有哪些程序
成都上牌照手续:第一步:缴纳购置税;新车上保险;刑侦检测。第二步(检测站办证):非免检车过线检测;交款、填表;拓号照相;资料采集;领上牌资料。第三步 (车管办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85
成都大学本科生入户法律政策需要有哪些
这个需要看拆迁安置方案的规定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成都食品经营许可证怎么办理
【法律分析】:需要到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办理涉及许可证(如经营食品、餐饮等)的《个体户营业执照》,先凭身份证到辖区的工商所预核名称,凭预核名称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5462 人
顾客买沙发的时候,并支付了定金,顾客说底腿离墙有二三十公分,拒绝全部支付尾款,这怎么办
2分钟前
姚大勇律师
近期帮助 9339 人
您好,我是快递员,我的公司拖欠我三个月没有发工资怎么办
4分钟前
姚大勇律师
近期帮助 9339 人
最近因相亲和对方过了彩礼,后面发现这个男孩网络赌博,没有责任感,彩礼这方面要退回对方多少呢
10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1958 人
微信小程序立案了,还是待审核状态怎么撤销,不想立案了
11分钟前
刘秋君律师
近期帮助 213 人
你好,我想咨询离婚案子
26分钟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352 人
开设赌场帮信罪被异地警察侦破怎么判
31分钟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352 人
为什么被骗24万不可以立案
38分钟前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3317 人
在北海投资|o40项目有什么方法追回资金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