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否取出住房公积金,有哪些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10-08 18:52:04
问题描述:
个人能否取出住房公积金,有哪些法律规定?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95913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取出住房公积金的手续:
    1、提取住房公积金时需要向原单位开具证明,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
    2、职工应当持单位开具的提取证明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
    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不准予提取的决定。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第二十五条 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职工应当持提取证明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提取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支付手续。
    暂无更多已通过数据
    2023-10-08 18:50:07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56101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住房公积金可以取。
    公积金提取是指缴存人按照公积金提取的要求,到公积金提取办理部门办理公积金提取手续,将公积金账户的金额转到个人账户上。公积金提取分成约定提取、部分提取和销户提取三种类型。
    职工连续足额缴存满三月,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房的,可提取双方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租住公租房,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全额提取;租住商品房,各地根据当地租金水平和住房面积确定提取额度。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2023-10-08 18:50:29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68153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1、将住房公积金账户资金提取出来。如果因为离职导致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被封存,那么可以申请将公积金账户资金提取出来。不过注意,提取住房公积金是有条件限制的,只有符合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的才行。例如公积金缴存人有购买购买、建造或大修自住住房的需求的,完全丧失劳动力,且与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或出国定居等情形的,可以申请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
    2、如果不满足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那么就无法将公积金账户余额取出。这种情况下,公积金账户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托管专户进行统一的封存管理的,等到公积金账户满足提取条件时再申请提取,或者等到职工公积金账户满足转移时即可解封。
    3、公积金封存后,若想要将账户解封,那么在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后,到封存公积金账户的经办行办理账户解封手续,之后再将住房公积金账号转入到新的工作单位即可,新的工作单位会继续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2023-10-08 18:52: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住房公积金相关法律规定
住房公积金相关法律规定
住房公积金 2115
住房公积金可以退还吗?我能退多久?
您好!一般购房或重大修缮时可以提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住房公积金贷房贷了还可以取出来吗?
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操作**: 1. **正常偿还房贷提取**: - 准备材料:身份证、购房合同、贷款合同、还款记录等。 - 提交申请:向当地公积金管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住房公积金可以退还吗?我能退多久?
您好!一般购房或重大修缮时可以提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买房子,住房公积金能全部取出吗?
法律分析: 住房公积金不买房也能取出来,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1. 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2. 离休、退休; 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住房公积金可以退还吗?我能退多久?
您好!一般购房或重大修缮时可以提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请问没有退休,公积金可以取出来吗
具体操作**: 1. **购房、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提供购房合同、建房批文等相关证明,按流程申请提取。 2.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住房公积金可以退还吗?我能退多久?
您好!一般购房或重大修缮时可以提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离职了,想把公积金取出来,可以?
离职后提取公积金,首先需确认自己已满足离职提取的条件,如离职满一定时间、未再就业等。然后,准备好相关材料,如离职证明、身份证、公积金联名卡等,前往所在地的公积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问下公积金可以取出来吗
在购房情况下,需提供购房合同、发票等材料,并满足购房资格和公积金缴存年限等条件。对于退休提取,需提供退休证明。若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规定比例,也可提取公积金,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问一下,我那个住房公积金能不能取出来?
具体操作上,如购房提取,需准备购房合同、购房发票、身份证等材料,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公积金将转入指定账户。租房提取需准备租赁合同、租金支付凭证等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潘为律师
近期帮助 7283 人
然后他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停了我这个月的社保,但是我的离职时间是7月3到时候我办失业金有影响吗?
刚刚
李卓恒律师
近期帮助 3284 人
老板拖欠几个月工资没钱发并且是黑户怎么办
1分钟前
潘为律师
近期帮助 7283 人
怎么查对方的工作地址呢
2分钟前
曹伟律师
近期帮助 9529 人
在借呗平台上贷款三万,由于银行卡号数字填错了,导致贷款资金被冻结,要往银行卡里转账贷款资金的一半
15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31192 人
小红书上有人用帐号发消息网暴诽谤我,该如何解决?
22分钟前
河南光法律师
近期帮助 4031 人
被告在江苏盱眙。我和孩子的户口也还在江苏。我二次起诉聘请咱这边的还是对方那边的律师呢?
26分钟前
唐宏林律师
近期帮助 2767 人
我在阿里巴巴买到假的银手链。对方卖家就是不承认假的。一直说不满意可以退货。我怎么给自己维权?
26分钟前
蔡灿然律师
近期帮助 5374 人
交警出的责任书需要提起复议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