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内因故不能正常工作,提前辞职需提前40天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保证时间差在30天以上。同一门店提出辞职需保证时间差在30天以上,否则将追偿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请问,在同一门店提出辞职时,时间差必须

更新时间:2023-11-01 12:22:05
问题描述:
.合同期内因故不能正常工作的,应当提前40天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经批准后方可离职。同一门店提出辞职的,必须保证时间差在30天以上,方可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处理好相关工作、财务和货物交接,否则将追偿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2209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合同期限内这样辞职:
    1、劳动者与公司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从而辞职,公司无需补偿;
    2、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公司,即可辞职;
    3、公司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可以直接辞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2023-11-01 12:20:4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70458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合同到期劳动者是不能当天就辞职的,而是要写辞职信的,劳动者辞职,只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合同到期以后,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结清所有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而且不一定会有经济补偿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3-11-01 12:20:4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8084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既然是职工提出辞职,交了辞职报告当然就是员工主动请辞。这种情况下,只有职工是以公司违约为由提出辞职,才能索要补偿。至于三十天的问题,其实就是还有一个月的工资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上并没有企业让职工提前离开方面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023-11-01 12:22:0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辞职一定要提前30天吗?
辞职一定要提前30天吗?
劳动合同纠纷 537
在合同期内,如果因故不能正常工作,需要提前40天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并经批准后在合同到期时离职。同一店面
法律分析:合同制并不可以随时辞职,在签订了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双方就应该履行权利和义务,对于想要辞职的应该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否则用人单位就有权利要求对方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规章制度要求试用期员工离职需要提前七天进行书面申请,但是法律规定提前三天书面申请即可,这个时候公
您好,煜双律师团孙先格律师为您提供法律服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为3天,公司制度规定
全部1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一下在劳动合同里提到辞工需提前一个月说明,但因其他急事需要辞工临时告知,这合理吗
您好,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或者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初入职场公司要求员工离职需提前一个月提交离职报告,否则将扣除六天工资和500块钱,同时领导挑剔离职理
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离职需要履行提前书面通知义务。 至于是否必须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取决于现在处于试用期还是已过试用期。 如果尚在试用期间,只需提前三天书面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问一下,劳动合同中有一个条款,就是提前30天提出书面辞职,做好交接工作才能辞职,否则损失要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合同到期辞职一个月后可以走,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问一下劳动合同中的条款是提前30天提出书面离职,做好交接工作,否则要赔偿损失。但在工作期间
法律分析:提前30天书面提出离职,如果未对进行专项培训,未签订培训协议的,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劳动者有自主择业权,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都可以提出解除,不算违约。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劳动者解除合同应当注意以下的事项: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规定,否则用人单位可以拒绝解除劳动合同;签订解除合同协议书、开具离职证明;约定违约金或用人单位支付培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关系有哪些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续签,是否有法律依据维持或高于原劳动合同确定的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当事人要续签的,可以协商一致,约定好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无固定期限等类型的劳动合同,并且采用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在依法约定的合同上签字或者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河南光法南阳律师
近期帮助 29136 人
现在劳动合同上签署的试用期时间已过,如果这个时间给我开了我能不能拿到补偿
刚刚
朗娜律师
近期帮助 1613 人
我的亲戚工作的时候一根手指筋被割断了,这种情况构成十级伤残吗
刚刚
郭进律师
近期帮助 41104 人
户籍证明可以去民政局领证吗?
1分钟前
朗娜律师
近期帮助 1613 人
我的一个妹妹,她签订了劳动合同,今天在上班时晕倒了,单位就把她开除了,该怎么办呢
4分钟前
吴昭燕律师
近期帮助 25580 人
法院判决离婚,离婚后孩子随母亲生活双方互不联系。父亲欠的抚养费还能追回吗?
5分钟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275 人
电动车相撞,我逆行全责,私了后赔付对方一千多块,一个月后,站在让我赔付她的误工费,对方已经起诉
8分钟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275 人
半年多了判决书还未收到是怎么回事啊?
9分钟前
党东月律师
近期帮助 1617 人
别人的自行车让我骑,他的刹车失灵了,我的头在草旁边,我的腿在地旁边,我我的腿摔的不行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