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报停了,房子有人住,也没私自通暖气,他们要让我们交暖气费合理吗?

更新时间:2023-11-15 16:44:04
问题描述:
暖气报停了,房子有人住,也没私自通暖气,他们要让我们交暖气费合理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9906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取暖费报停收费标准,一般由地级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暖气报停要交供热计量费用的20%,称为热能损耗补偿费。取暖费报停需业主本人携带房本或购房合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至热力公司办理;申请报停的客户必须对自己室内采暖设施进行维检,将自家户内供暖设施进行吹水,并关闭室内供回水阀门,防止跑冒滴漏发生及严寒天气管道冻裂;暂停用暖期限为至少一个采暖季,本采暖季已经办理报停手续的不再办理恢复用暖;未办理报停客户,室内外供暖设施发生跑冒滴漏问题及严寒天气管道冻裂,造成的自身及他人一切损失,由业主自行负责。
    法律依据:《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五条 供热计量实行两部制热价有利于保障供热单位的基本利益中明确规定:供热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与热量消耗多少无关。如热力站、供热管线等的建设费用、日常维修费用等,无论用户是否用热都需缴纳补偿此部分费用的基本热费,保证供热单位的基本运行。

    2023-11-15 16:41:55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20161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暖气报停一般需要交费。
    一般正常情况下,如果住户不参加集体供暖,就必须通过物业公司向供热企业交纳热损费。大约是正常供暖全款的30%。物业公司的解释是,某些住户虽然不用热,但是左邻右舍的供热通过墙壁或者暖气管道也能传导过来,实际上也是在享受低度供热,这就给供热单位造成了一定量的损失。
    不过,各地各个社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有些要交有些不交,但是物价部门已经给出了答复,没依据,不得强制收取。
    使用暖气时用热方与供热方的关系,并不像普通的买方与卖方的关系那样“买一付一”般简单。原因在于,通常所说的“采暖费”并不仅仅指的是进入房间里的热能费一项费用,还包括燃料费、水电费等。
    法律依据:《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六条
    城市供热价格分为热力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热力出厂价格是指热源生产企业向热力输送企业销售热力的价格;管网输送价格是指热力输送企业输送热力的价格;热力销售价格是指向终端用户销售热力的价格。
    第十条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以下简称制定)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
    第十六条

    暂不具备按照两部制热价计费条件的建筑,在过渡期内可以实行按供热面积计收热费,并要尽快创造条件实现按照两部制热价计收热费。
    第二十六条

    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支付采暖费用的,应当按有关规定改为单位向职工直接发放补贴。
    第二十条

    消费者可以依法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制定或调整热价的建议。
    第二十三条

    制定和调整热价的方案经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并报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023-11-15 16:42:08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29555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暖气报停一般需要交费。
    一般正常情况下,如果住户不参加集体供暖,就必须通过物业公司向供热企业交纳热损费。大约是正常供暖全款的30%。物业公司的解释是,某些住户虽然不用热,但是左邻右舍的供热通过墙壁或者暖气管道也能传导过来,实际上也是在享受低度供热,这就给供热单位造成了一定量的损失。
    不过,各地各个社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有些要交有些不交,但是物价部门已经给出了答复,没依据,不得强制收取。
    使用暖气时用热方与供热方的关系,并不像普通的买方与卖方的关系那样“买一付一”般简单。原因在于,通常所说的“采暖费”并不仅仅指的是进入房间里的热能费一项费用,还包括燃料费、水电费等。
    法律依据:
    《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第六条 城市供热价格分为热力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热力出厂价格是指热源生产企业向热力输送企业销售热力的价格;管网输送价格是指热力输送企业输送热力的价格;热力销售价格是指向终端用户销售热力的价格。第十条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以下简称制定)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则。第十六条 暂不具备按照两部制热价计费条件的建筑,在过渡期内可以实行按供热面积计收热费,并要尽快创造条件实现按照两部制热价计收热费。第二十六条 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支付采暖费用的,应当按有关规定改为单位向职工直接发放补贴。第二十条 消费者可以依法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制定或调整热价的建议。第二十三条 制定和调整热价的方案经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告,并报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023-11-15 16:44: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没有暖气片还得交暖气费这个合理吗
您好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合理的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要求停止供暖,因为是供暖设备水压很大,还是要求要足额缴纳暖气费,这样合理吗?
您好,如果没有采暖的话,收全额的取暖费是不合理的。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暖气没有报停,也没有暖气,需要补交暖气费吗?
暖气不报停没交暖气费常见后果: 1、一般情况下有些居民不需要使用暖气,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进行报停,供电公司还会继续收费,无疑就增加了额外的开支。而你又没有使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租的商铺,交了暖气费,还让你交暖气电费,合理吗?
房屋向外租赁不能拒绝缴纳供暖费。因出租人与供暖方订立了供气合同,供暖方已经履行了供气义务,可以要求出租人履行缴纳供暖费用的义务。同理,出租人也可以根据租赁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暖气报停了,房子里有人住,也没有私自通暖,他们要我们交暖气费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因为按照正常的规定,报停暖气只需要到小区物业或者负责供暖的相关部门即可办理。因不使用暖气,仍会吸收其他房间的热量,所以按照常理只需要缴纳30%的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暖气报停,暖气管子切断了还需要缴费吗,有没有办法不交任何费用
你好,具体与你小区供暖部门或物业公司沟通确定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们家有套房子没交暖气费我想交暖气费,请问这样合理吗?
在供暖坏了的情况下,也不能不交供暖费。如果业主家里的供暖设施或者是供暖设备坏了,导致供暖不足或者是跑水等带来损害的,可以先行缴纳供暖费用,再就供暖坏了带来的损失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苏州修建房子该如何算赔偿
有补偿。可以按照i当地的拆迁标准及集资时所占的比例补偿。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70
邻居盖房子的水泥便宜在我家墙上洗不干净
法律分析: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楼上邻居漏水原因——找楼上邻居协助处理 2、开发商漏水原因——保质期内要求开发商尽快修复 3、物业公司漏水原因——向物业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8分钟前
欧俊律师
近期帮助 9515 人
拖欠农民工,工资,金额二万元,深圳律师费用又高,社区多次调解无果,信访局也去诉求了该咋办
27分钟前
李翠英律师
近期帮助 83444 人
游戏账号累计充值超过三千,卖账号买家不付尾款号被圈走了怎么办
28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4886 人
不知风险去干了手机口卡封了
29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4886 人
被骗去缅甸炸骗窝点回來被派出所传唤怎么办
31分钟前
李翠英律师
近期帮助 83444 人
交了无痛人流的钱没有给我用无痛我可以报警吗
34分钟前
李翠英律师
近期帮助 83444 人
工厂搬迁,小孩在原工厂地上学,下班后去接小孩放学出交通事故算工伤吗?
39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4886 人
老板扣压工资怎么办
39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4886 人
玩砸蛋软件亏钱亏了4千多不想给那个代充他说要报警抓我真的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