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职工有病期间,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更新时间:2023-11-21 06:28:04
问题描述:
请问在职工有病期间,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9113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生病期间只要是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单位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11-21 06:25:51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38839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一、职工生病单位能否解除其劳动合同
    1、职工生病期间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情况如下:
    (1)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医疗期届满后,员工无法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7、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2023-11-21 06:26:10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02054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职工患病期间,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但是单位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职工本人或者额外支付职工一个月的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3-11-21 06:28: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职工有病期间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吗
如果公司在职工患病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是不合法的,要给予职工双倍的经济补偿;如果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公司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病假解除合同赔偿多少钱
病假解除合同赔偿多少钱
解除合同赔偿 700
终止合同遇病假,怎么办?
终止合同遇病假,怎么办?
终止劳动合同 3703
请问公司员工生病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生病期间,是可以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但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医疗期届满后,员工无法胜任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因病被解雇的补偿
员工因病被解雇的补偿
解除合同赔偿 30028
请问公司员工生病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生病期间,是可以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但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医疗期届满后,员工无法胜任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生病期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员工生病期间,是可以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但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医疗期届满后,员工无法胜任工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生病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生病期间,是可以由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但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在医疗期届满后,员工无法胜任工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生病期间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要看生病是否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如果生病导致不适合从事现有工作,需要经过合法程序才能解除合同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生病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要看生病是否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如果生病导致不适合从事现有工作,需要经过合法程序才能解除合同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生病期间单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吗?
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以及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让员工放假,怎么回事?
根据双方劳动合同约定执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17秒前
王玉科律师
近期帮助 582 人
工伤停薪留职一直没发工资8个月
2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5010 人
我有十多亩的稻谷秧苗被人用除草剂毒死了,寻求帮助
4分钟前
九转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8747 人
我有个公司末认证需要注销吗
7分钟前
芙蓉海口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803 人
你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8分钟前
周于炜律师
近期帮助 11217 人
拼多多买电动车时间不长就跑不远了本能跑80左右的现在只有二十多公里的找商家始终不回信息不理采,得不实
9分钟前
孙志伟律师
近期帮助 45602 人
女方怀孕了,彩礼钱给了,我不想结婚了,彩礼钱不退了,就当小孩的抚养费了,怎么办?
20分钟前
钟宇弘律师
近期帮助 3452 人
我车龙头向左摆动了一下,后面一辆骑电动车的人员急刹车摔倒,我有责任吗?
25分钟前
李建忠律师
近期帮助 31657 人
你好我想咨询我患宫颈癌六年丈夫要求我过夫妻生活我不同意,他要求我经济赔偿合理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