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劳动者工伤主动辞职可以要求经济补偿,但需要根据其伤残等级来享受不同的工伤待遇。因此,劳动者在主动辞职前应该进行工伤认定,经工伤劳动者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
劳动关系,而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请求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如果因为支付赔偿金、补偿金发生纠纷的,劳动者可以申请
劳动仲裁解决纠纷。
1. 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待遇: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级至四级分别为24个月、22个月、20个月、18个月的本人工资。
* 伤残津贴:按月支付,一级至四级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如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退休待遇: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 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 五级、六级伤残的待遇: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五级、六级分别为16个月、14个月的本人工资。
* 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六级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60%。如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 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待遇: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七级至十级分别为12个月、10个月、8个月、6个月的本人工资。
*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