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如果房产证置写孩子自己的名字那么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孩子自己的婚前财产?如果写上夫妻两个人的名字呢?

更新时间:2018-08-16 17:45:01
问题描述:
婚前男方父母全款购房写的孩子名,但孩子结婚后才能下来房产证,这时如果房产证置写孩子自己的名字那么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孩子自己的婚前财产?如果写上夫妻两个人的名字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3362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1、婚前付首付的房子,婚后共同还贷的,按照比例分配,婚前支付的房屋价款为个人财产,婚后支付的房屋价款是共同财产。
    2、分配时,先划分共同财产的比例,然后再对共同财产进行分配。
    3、新的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是受到永久性的保护的。
    4、除去首付以及婚前一方所偿还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婚后一次性还清的那部分,那部分资金算作夫妻双方共同财产。
    5、婚后这个房子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的那一部分你才拥有一般的产权。
    2018-08-16 17:40:42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7232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离婚财产分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当事人通过订立协议和平友好地分割财产,没有纠纷。另一种是当事人在离婚时就财产分割产生重大分歧时,请求法院判决分割财产。
    法院判决分割财产时,主要有如下原则:
    一、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二、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这里的“照顾”,既可以在财产份额上给予女方适当多分,也可以在财产种类上将某项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比如住房,分配给女方。
    同时,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不应损害财产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
    应尽可能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能更好发挥该生产资料效用的一方;在对共同财产中的生活资料进行分割时,要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需要,以发挥物的使用价值。不可分物按实际需要和有利发挥效用原则归一方所有,分得方应依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四、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不得把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不得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五、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
    2018-08-16 17:42:19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91091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对于婚前财产的孳息归属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无论收益属于天然孳息或法定孳息,应以双方是否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来区分,投入了的属共同财产,没有投入的仍属个人财产。[3]而有的又认为,在婚姻家庭法领域,由于夫妻共同财产制的限制,婚前财产在婚后所生的孳息虽仍由原物所有人所有,但这些孳息的所有权归属于夫妻双方,而不是仅归属于原物所有人个人。
    [4]史尚宽先生认为,原有财产(即婚前财产)的孳息为共同财产,特有财产的孳息仍为特有财产。[5]笔者综合国外立法和学者的观点认为, 对婚前财产收益的归属, 不应按收益的性质来区别对待,而应按对收益取得是否承担相应义务来划分。
    对一方没投入时间、精力的收益如利息、股权分红等应为个人财产;对双方都投入了时间、精力共同经营、管理后取得的收益则应由双方共同分享。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动产房屋交换价值同时受人为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表现在夫妻双方共同对房屋进行的占有、维护和装修等,并排除他人对建筑物的非法侵害,使房屋维持其一般使用价值并优化。客观方面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土地价格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制约,房屋的价值得以变动,给购房人带来了一定的收益预期。
    尽管受到人为因素和客观方面的影响,房屋价值变动的前提条件是房屋的完整健全存在。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不论所居住的房产实际上属于一方所有还是双方共同共有,夫妻双方均以房屋所有人的意思对房产进行共同管理和维护。
    即使是一方婚前购买的房产,婚后另一方愿意共同偿还贷款,表明其主观是以房屋所有人参与房产的实际维护和经营,且对方对此明知并接受。因此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尚未解除前,夫妻双方对共同居住的房产均投入了相当的时间、精力共同经营和管理。
    对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产的增值收益孳息,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夫妻双方均有获得此收益的权利。
    2018-08-16 17:45:0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婚后买房,写孩子和自己的名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第十七条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婚后父母赠予的房产写自己孩子的名字,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吗。
婚后两人用夫妻共同财产买的房子,那么不管登记在谁名下,离婚时都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还有一些常见情况,比如是一方婚前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这属于一方婚前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产证写妻子和孩子的名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夫妻离婚时,所应分割的财产仅仅是夫妻共同财产,其范围为《婚姻法》第17条所规定的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以及《婚姻法》第19条中规定的夫妻以书面约定婚前财产以及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产证写一个人的名字,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吗?
没有这样的规定。看你的房子是婚前买的还是婚后买的。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双方都没有到民政局办结婚证算结婚吗?
法律分析:在民政机关登记结婚,是法律唯一认可的结婚形式。现在已经没有事实婚姻一说了。如果不领证,则为同居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40
婚前财产公证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婚前财产公证可明确财产权。操作包括:1.双方协商确定公证内容;2.准备相关证明材料;3.前往公证处办理手续;4.公证员审核材料并出具公证书。确保过程合法合规,保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丈夫有生活津贴。妻子可以买车吗?
数额多大?一般数额大的,不能证明用于家庭生活是不用承担责任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10
妻子离家出走,可以报警吗?
你好,可以报案寻找。请问已经出走多久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女朋友怀孕7个月了,因为彩礼的问题,他家里不同意,不经过我的同意,去打胎,违法吗
不违法,但建议妥善处理。可尝试与女方及其家人沟通,了解并解决问题。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援助,明确双方权益。同时,关注女方身心健康,给予支持和关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查询男朋友是否二婚
查询男朋友是否二婚,若他同意,可携带相关证件到民政局查询婚姻登记记录。若他不同意或查询无果,可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查询离婚记录。若怀疑涉及重婚,应保留证据并及时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同意父母保管压岁钱但没同意他们用该怎么办我
可与父母沟通协商,或向其他亲属求助,必要时可诉诸法律。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实际情况,若沟通有效则优先协商,若协商无果可考虑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5分钟前
孙志伟律师
近期帮助 46033 人
被法院传票可以不去吗
15分钟前
向德堂律师
近期帮助 3 人
债务预期,是否可以做延期或者二次分期?
38分钟前
谭再甫律师
近期帮助 1916 人
离婚申请办了,一方不去怎么办
42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95 人
公安局打电话告诉我我去嫖娼但是我本人并没有这么干过应该怎么办
47分钟前
陈彬律师
近期帮助 16942 人
前两天一起打牌的朋友被公安捉了,会涉及到我吗?
53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099 人
自己小数目赌博然后朋友和自己要软件自己给他了然后他输几万块之后他家里说要报警怎么办
53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7099 人
邻居私自拆除防火门改为入户门。
54分钟前
阮兴军律师
近期帮助 12995 人
我想问问,我跟前女友分手了,她和她的现任在手机上发文案内涵我,这种情况我能上诉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