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老公和中介签订了独家卖房协议,签了三个月,现在我不同意卖,请问这个违约金一定要付吗?

更新时间:2019-08-26 16:11:28
问题描述:
手中有一套夫妻双方共有房产,昨天我老公和中介签订了独家卖房协议,签了三个月,约定107万,期间如果不想卖了或者想提价,需要支付1个点的违约金,他签的时候没有告诉我,事后跟我说的,现在我不同意卖,请问这个违约金一定要付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66900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房屋买卖合同中,如果房屋所有人反悔不按约定将房屋进行过户的,作为购房方可与房屋所有人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房屋所有人按合同约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019-08-26 16:00:58
    点赞
  •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18968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所以,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的特征,它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

    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减 少。
    但是违约金是当事人双方在订约时对一方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一种预先估算,与违约后守约方的实际损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法律规定预定违约金,除了给当事人施加心理压力外,也避免了违约后损失计算的麻烦和当事人证明损失大小的麻烦,使当事人能迅速确定自己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
    因此,当事人如需要法院增加违约金额、或者当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时,则需承担证明损失大小的责任。
    2019-08-26 16:03:4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57320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买了房产后,出现违约的情况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房产买卖合同违约赔偿问题。当遇到违约时提出要适用减少或增加违约金的主张,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必须有约定的违约金条款;

    2、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什么是过高或过低,在下文中讨论。

    3、要有合同一方当事人请求;不请求则一般不处理,但也有法官依职权裁判的实例。
    2019-08-26 16:10:07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57954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房产合同违约金怎么计算?如何确定购房合同违约金?回答是,合同当事人应当自行协商确定购房合同违约金。但这并不是说,购房合同当事人可以过分高的约定房产合同违约金。《合同法司法解释
    (二)》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因此,当事人在确定购房合同违约金时,违约金数额一般不应过高。如果购房合同违约金超过了违约行为所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那么在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下,法院会减少购房合同违约金数额。  以上就是对“房产合同违约金怎么计算”“如何确定购房合同违约金”所作的解答。总之,违约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担保购房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房产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和具体数额是由合同当事人自行确定的。但是,购房合同违约金不能过分高,否则法院可能会减少违约金。当然,当事人必须要提供充足证据,使法院确信购房合同违约金确实过分高。为了满足法律所要求的证明责任,建议您寻求专业房产律师的帮助,他们在处理购房合同违约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2019-08-26 16:11:28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卖房协议,结果我老公和中介签订卖房协议,并收取定金,如果不卖了需要承担违约金么?
有观点认为离婚协议上不能出现违约金约定,即使有约定也是无效的,应该约定为补偿金。例如对方有过错而离婚,所以应补偿你的精神损失之类的。 关于抚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方协议违约金不交可以吗
三方协议违约金不交可以吗
三方协议违约金
之前我与中介签订独家委托协议,约定在三个月内卖房,我是非产权人。需要付违约金吗?
《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关于专项培训服务和保密条款的特别约定,不能因其他任何事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这是一条强制性规定。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跟中介签了独家委托,期未满但我不想卖了,但他说有买家了,不卖的话要支付违约金吗?
《房屋独家代理》是中介公司为保护房源的手段。中介公司向外推广房屋时,如果有独家代理协议那么起码不用担心业主与客户跳过中介私下交易,同时放心的将房屋刊登广告(没有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们刚才通过电话,方不方便我把合同发给你帮我看一下有没有问题?
可以,审查合同需注意:1. 确认合同双方主体资格;2. 核查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包括标的、数量、质量等;3. 检查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式是否合理;4. 审视合同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80
报名参加自考本机构,可以吗?
你好,建议你和培训机构协商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哺乳期顺延后的合同是否属于签订合同的范畴?
属于。哺乳期顺延合同操作包括:1.自动顺延至哺乳期结束;2.双方可协商续签新合同;3.如合同条款不适应,可协商变更。需确保合同内容合法,保障双方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一下在小学里签劳务合同的代课教师,学校有资格给处分吗
学校可以处分代课教师。具体操作包括:1. 根据代课教师违规情况,选择适当的处分方式;2. 依据劳动合同及学校规章制度,确保处理过程合法合规;3. 在处理过程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个培训课程签订了2份合同
具体什么情况可以描述一下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麻烦你帮我看一下一份医院的合同可以吗?
可以,请提供合同细节。查看时需注意合同条款是否明确双方权益,如薪资、福利等。合同制与编制医生差异大,需仔细甄别。若有疑问,可寻求法律支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25分钟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7370 人
您好不好意思还有一个疑问
1小时前
李培红律师
近期帮助 101 人
我妈妈手臂肱骨断了,现在已经二次手术把钢板取出,看看能否够到评残??
1小时前
张俊杰律师
近期帮助 122727 人
我是电动车在马路行驶突然右侧有一个机动车向我前方左转导致我骑电动车摔倒了是谁的责任
1小时前
张俊杰律师
近期帮助 122727 人
对方侵犯了我,报警后处罚他治安拘留十日。可以提出新的证据让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么?
1小时前
威法律师
近期帮助 49754 人
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报警需要监护人陪同吗
1小时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2740 人
寻衅滋事打两人轻微伤,对方又将我打成轻伤二级
1小时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7370 人
普惠结清后退回三费
2小时前
杨茗律师
近期帮助 1846 人
十六岁女生自愿发生关系的,又说不是自愿的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