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企业和某员工首次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现在企业想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不续签的决定,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

更新时间:2019-11-22 16:56:33
问题描述:
你好, 请问企业和某员工首次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现在企业想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不续签的决定,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0153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未签定劳动合同,出现工伤事故索赔: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必须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进入诉讼程序。
    解决的关键在于取证问题。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向劳动相应证据。只有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并且造成劳动者受伤的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由于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又极力否认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相应的举证便较难实现。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求助于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请求他们调查此事,取得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同时进行工伤鉴定,取得该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证据,以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
    在证实确属工伤事故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伤、残劳动者的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数额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丧葬费,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2019-11-22 16:50:28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71190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如果劳动合同即将到期,用人单位又不想同劳动者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法有明确规定,要求单位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你的。如果劳动者没有接到用人单位的通知,用人单位在到期日直接说不同你进行续签,依照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应当给予你补偿。
    你可以要求代通金和根据你在单位年限相关月数的赔偿金。
    2019-11-22 16:53:38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1634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七条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有问题可以再咨询
    2019-11-22 16:54:47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9920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遵循严格的续签程序,否则可能导致用人单位应当续签而未续签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  步骤/方法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决定该劳动合同是否续签以及按照什么劳动条件进行续签。
    用人单位在评估时应考虑如下因素,比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年限可能即将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已经与劳动者连续两次签订过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通过对上述这些因素的充分考虑后,如果用人单位决定不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的,则用人单位应依据劳动者自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在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的补偿金。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保持或提高劳动条件而劳动者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则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以书面方式征求劳动者意见和劳动者以书面方式对是否续签劳动合同进行意思表示都十分重要。
    因此,在劳动合同续签前必须征求劳动者的意愿,如果劳动者在单位提高劳动条件后仍不愿意续签,甚至是劳动者本意就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就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样对于不想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来说,就可以通过征求劳动者意见的方式将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变成劳动者的单方意思表示。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的,应当在原劳动合同届满前完成劳动合同的续签。
    如果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任何一方决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务必要在原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办妥劳动合同的终止手续。
    2019-11-22 16:56:3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我想问一下企业和一名员工第一次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现在,企业希望在决定不续签合同前一个月通知
关于用人单位在合同既满后不续签劳动合同,现实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不续签,继续留用  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有固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年,公司到期不续约,并已提前通知不续约,是否要员工补偿?
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一个月书面向职工提出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的书面意向。 根据劳动部《关于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7〕106号)第五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与一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了,请问企业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员工吗?企业要怎样给此员工赔偿金呢!
不是赔偿,是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劳动合同都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未到期,公司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给员工补偿吗?
你好,可以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期满以后,公司想解除合同,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本人吗?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合同期满公司不续签,不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但是应当支付员工经济补偿。 有其他问题欢迎来电详询。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监督大队投诉有用吗?
您好,具体是什么事情呢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起诉个体户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员工可选择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处理未签劳动合同的纠纷。在选择时,应考虑证据充分性、时间成本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医院实习生,我们只假期四天合理吗?
你好,对于休息休假是否有福利待遇这一问题,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的,是有工资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毕业后我签了劳动合同,那么本科毕业算应届毕业生吗?
你好,应届毕业生不以是否签订过劳动合同为标准。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不给续签劳动合同,让我走仲裁,同时叫我办理离职,需要去办理离职嘛
处理方式包括办理离职后仲裁,或先协商续签再仲裁。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你的具体情况,如果希望保留工作,可先尝试协商;若公司态度坚决,可办理离职后通过仲裁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老家江西,在上海上班,还有探亲假吗
根据劳动法规定,职工享有探亲假的权利,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提前向单位提出申请,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单位规定、个人实际情况和探亲需求。若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46秒前
任雪峰律师
近期帮助 11953 人
别人以刷单的名义让我给他转账六万多元,但是一直拖延不归还,怎么办
1分钟前
赵敏律师
近期帮助 15 人
甲方拖欠乙方工程款,乙方拖欠工人工资,工人起诉乙方,能胜诉吗?只要甲方给乙方钱,这是工人同意后签字的
6分钟前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3149 人
收到外地公安机关的询问通知书,内容是那边在查跨境赌博,前面帮别人转过几次钱,银行卡也被冻结了
12分钟前
河南光法南阳律师
近期帮助 29137 人
在快手上看到一个。说开拼多多网店的广告。
12分钟前
涂田军律师
近期帮助 3944 人
工伤鉴定赔偿
15分钟前
王凯华律师
近期帮助 359 人
家小孩送外卖租车受骗了
15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886 人
工厂无缘无故辞退人
15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886 人
试用期快结束公司要求我降薪我拒绝降薪遭公司强行辞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