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掩瞒报违法犯罪个人所得,有案底,如何判处

更新时间:2019-12-08 18:23:17
问题描述:
遮掩瞒报违法犯罪个人所得,有案底,如何判处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其它综合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4197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故意犯罪,所以认定被告人是否构成本罪应当明确被告人是否在故意的态度下实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  对被告人是否“明知”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92年12月11日《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认为认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予以分析。
    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或者代为销售的,就可以认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19-12-08 18:03:45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62489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导读: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一个量刑标准是如何的呢?最高刑事如何进行判定的呢?需要注意的内容有哪些呢?根据相关的法规是如何进行分析呢?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一新罪名是由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
    (六)》而来,该《修正案》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进而在2007年5月11日两高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进一步明确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这一新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第十九条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将罪名由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明知”呢?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  
    一、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那么直接依据《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司法解释关于明知的法律推定。  
    二、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则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明知”的认识程度:一是看赃物交易的时间、地点,如夜间收购、路边收购,对“明知”认识的程度就大于白天收购、市场收购;二是看赃物的品种、质量,如果赃物属于刚在市场发行的新产品,则不法来源的可能性就大,因为合法的所有者不会轻易卖掉,除非抢劫或盗窃所得赃物;  
    三、看交易的价格,是否显著低于市场价值,根据经验,一般卖赃者所得赃款仅仅是赃物鉴定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四、看有无正当的交易手续,卖赃者是否急于脱手;  五是看赃物与卖方身份、体貌的匹配性以及卖主对赃物的了解程度,等等。然后分别列出可证明“明知”的基础事实和可反驳“明知”的基础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再结合人们一般的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判断哪一方的事实和理由更为充分可信,最后推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的结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3000元以上不满6000元的,为罚金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
    1.5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6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管制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
    1.5万元以上不满2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1万元以上不满
    1.5万元的,为拘役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2万元或者多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累计数额
    1.5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情节严重的,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2019-12-08 18:05:0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57416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实践中如果商品房逾期交房,一般以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标准来计算违约责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违约金,二是已付房款利息。
    一般约定的违约金的标准是按已经支付房产的一定比例来按天数计算的,这一比例一般是每日万分之几的标准。例如,房价是100万元,约定的违约金是万分之一,并且逾期30天交房,则违约金为100万乘以万分之一乘以30天,结果是3000元。
    关于已付款利息,一般是约定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按天数计算的。例如:房款是100万元,逾期30天,现行银行贷款利率为
    5.5%,则利息计算方式为,100万元乘以
    5.5%除以365天乘以30天等于4520元。
    这样上述两项相加3000加上4520等于7520元,这就是开发商应该承担的违约责任。
    2019-12-08 18:23:1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犯罪后包庇怎么判刑
犯罪后包庇怎么判刑
刑事辩护 415
您好,掩盖瞒报违法犯罪个人所得4000如何判处
犯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如何判刑?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修订)》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吸毒如何判刑
吸毒如何判刑
法庭审判 1056
掩盖,瞒报违法犯罪个人所得,违法犯罪个人所得盈利罪,17万,会如何判
你好,若是因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刑事拘留了或被批捕了,只有律师可以会见。依据现有法律,家属或朋友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只有到法院开庭才能见到。这期间,只有委托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婚罪认定后一般如何判处
重婚罪认定后一般如何判处
重婚罪认定条件
遮掩瞒报违法犯罪所惹恼,额度10000元,如何判呢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涉案金额超大,也就是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判无罪,怎么销案,将近10年了仍然有案底
是的。。。。。。。。。。。。。。。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销脏情节是否严重,一般如何判处?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湖北昭福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8204 人
请问我出钱帮一个朋友租房,他还住着房间,合同签的它的名字,我想我自己进去住,合法吗?
刚刚
金志刚律师
近期帮助 4899 人
五人在别人的丧事上自愿喝酒其中一人死亡总管有负责吗
1分钟前
湖北昭福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8204 人
跟部门领导有争执,强行要我调岗报复
1分钟前
曹怡婷律师
近期帮助 1927 人
学校家委会没有今过家长同意,高三毕业班第一学期开学一个月已捐300元现在又叫捐300元,到底合适吗?
4分钟前
任涌律师
近期帮助 96636 人
银行卡被止付
5分钟前
河南光法南阳律师
近期帮助 28779 人
贫困户在私立医院能报销吗
5分钟前
湖北昭福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8204 人
黑龙江大庆律师个人债务4万元证据齐全已经网上立案通过律师代为开庭怎么收费的
5分钟前
刘斌律师
近期帮助 25594 人
上班期间手指被机器夹伤,但是过了时间手指还没恢复好,不能去上班,还需要去医院开证明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