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到个人,还属于遗产吗?我的奶奶已经去世了,她还有土地,要是确权,怎么确权

更新时间:2018-09-20 10:37:24
问题描述:
土地确权到个人,还属于遗产吗?我的奶奶已经去世了,她还有土地,要是确权,怎么确权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57137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按照《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土地承包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承包人是指承包土地的农户家庭,而不是指家庭中的某个成员。
    按照《土地承包发》第三十一条,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
    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承包人死亡是指承包户家庭的人均已死亡的情况。承包耕地、草地的家庭中某一个人死亡,其他成员还在,不发生继承问题,仍由其他成员承包。
    按照《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也就是说,家庭承包的耕地不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的问题。
    2018-09-20 10:32:03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1640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下列财产不能纳入遗产范围,不属于遗产范围:  
    一、国家或集体职工因公死亡,革命军人牺牲或病故、公民因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而死亡时,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照国家制定的劳动保险法规定、革命军人牺牲与病故抚恤的规定、交通安全法规定或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受该死者生前抚育、扶助和赡养的家属一定金额的抚恤费和其他生活补助费。因为这些抚恤费,其性质并不是对死者个人利益的经济补偿,而是国家对死者特定家属所给予的精神慰籍和物质帮助,应由有关人员直接享受,不属于死者遗留的个人财产。  
    二、人身保险金。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被保险人如果指定了第三人为其人身保险合同的收益人时,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收益人可直接请求保险人向其支付保险金,该保险金不列入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当然,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该保险金仍属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内。  应该说明的是,如果家庭财产未分割,应先析产,确定哪些财产属死者所有,只有属死者的那份财产才能列入遗产范围。死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也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不能当做遗产(如租赁的房屋、承包地、自留地、鱼塘等)经国家有关机关鉴定认为应由国家保存的文物、档案、文件、物件等,应归国家所有,不能列入遗产。上交国家后,有关机关给予的报酬,可列入遗产范围。与人身相联系的权利、义务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如死者生前由国家给予的抚养费、残废扶助费等)。死者死后家属所领取的抚恤金、家庭生活困难补助金,是国家用来抚恤和帮助死者扶助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的,也不属于遗产范围。如果是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共同生活时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原则上不应作为遗产分割,应留给死者生前的配偶继续使用,不属于遗产范围。
    2018-09-20 10:34:13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310553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8条分别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土地的性质来看,居民享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权,其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所有,居民本人及其同住亲属死亡土地使用权自然消灭。
    2018-09-20 10:37:2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你好,我们是农村户口,还需要土地确权吗?怎么确权
土地确权和户口的关系:   农村土地确权跟户口当然是有关系了,本集体村民的身份是户口体现出来的。农村土地确权后户口可以迁出,这个是个人自由,但可能就无法继续享受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关于土地确权问题,父母去逝土地给不给确权呢?
在实际的土地处理过程中,有6个基本原则必须遵守: 1.承包面积小于实际面积的情况以实际情况为准 2.已被占用拿到补偿的原则上扣减 3.无法复垦的承包地按原面积和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去世 ,现在土地确权,户口迁出的子女可以确权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土地确权,死去的老人,和新生儿土地可以给她们分地确权吗?
法律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边想咨询一下刚需房
购买刚需房时,确保房屋产权清晰至关重要。可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核实产权人身份及产权份额。如有疑虑,可委托律师进行产权调查,避免产权纠纷。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2024年,尚未入住的新房是否需要缴纳物业费
新房未入住也需交物业费。操作建议:1.了解物业合同具体条款;2.如有特殊情况,可与物业协商部分减免;3.确保按时缴纳,避免产生额外费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知道具体房产地址,可以查询到户主的电话号码吗
在查询房产信息时,可以前往当地房产局或相关机构,提供具体房产地址进行查询。但请注意,这些机构通常不会直接提供户主的电话号码,因为这涉及个人隐私保护。如果需要联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39平方米的转让费是多少?
根据合同自行协商谈判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产证没下来如何更名
房产证没下来如何更名
房产证纠纷 5
急需用钱治病能卖掉共有房地产吗?
根据实际借款还本付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老师,我农村旧房翻建必须四邻签字吗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前后盖二层楼,需要留几米
在不同情况下,前后盖二层楼需留的距离处理方式如下:首先,查阅当地建筑法规和规划要求,了解具体的建筑间距标准;其次,咨询专业建筑师或规划部门,根据地形、光照等因素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用地围铁网是违建吗
农用地围铁网需根据是否违建来处理。如违建应拆除,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处罚;如合规,则保留。具体操作包括:咨询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材料、等待审批结果等。确保行动符合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5分钟前
单既才律师
近期帮助 5416 人
我家他骑电动车正常行驶,这个女的驮孩子搁右边往小区拐,他摔了这个责任,应该归这个应该是谁的责任?
6分钟前
闫建秋律师
近期帮助 62463 人
个人可以向企业赠送现金吗
7分钟前
李伟律师
近期帮助 37234 人
是民间借贷合同,而担保人本人对借款担保事项并不知情,另外其母亲代签的行为有何后果?
10分钟前
王奎律师
近期帮助 11439 人
十岁孩子上跆拳道体验课导致孩子撕脱性骨折跆拳道教练只想负责医药费!能否让他赔偿我孩子的营养费,我的误
10分钟前
滕德强律师
近期帮助 19371 人
在包公头手里接活干了,没结工资怎么办?
11分钟前
滕德强律师
近期帮助 19371 人
我有个朋友喝了半瓶啤酒开摩托车出去被小车撞了怎么办
11分钟前
闫建秋律师
近期帮助 62463 人
孩子在体育课上铅球训练时,因对方孩子突然走进线内被砸伤责任由谁负
12分钟前
徐照峰律师
近期帮助 37098 人
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患者的家属起诉了这个院长,要求院长承担法律责任,请问能否追究李院长的法律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