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善意取得条件

更新时间:2021-09-07 14:19: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交易,很多时候关于货物的信息的获知渠道,都是卖家。那么一旦卖家不是货物的真正所有人,那么我们想要根据民法的善意取得货物,需要满足那些条件。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民法善意取得条件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民法善意取得条件

一、民法善意取得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成立善意取得需要注意:

(一) 其主体仅限于第三人,其他非法占有人不适用这一制度;

(二) 其标的不仅限于法律允许流转的动产,对不动产也适用这一制度;

(三) 第三人取得财产须基于善意,即其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出让人无权处分该财产;

(四) 须有第三人对受让动产取得占有的事实。此外,某些国家的法律还规定,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交易取得或有偿取得的情况。

二、善意取得是什么

善意取得是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出让人无权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的物权取得制度。善意取得既适用于动产的物权取得,也适用于不动产的物权取得。民法典第311条、第312条、第313条集中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一个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受让人的合理信赖、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而设立的制度。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基础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是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的一项制度,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所有权人的利益,保证所有权安全。其次它侧重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促进交易安全。当所有权人与善意受让人发生权利冲突时,应当侧重保护善意受让人。这样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还有利于鼓励交易。这种情况下,对所有权人利益的限制,我们可以认为是对所有权人在托付别人保管自己财产或管理自己财产时不尽注意义务,而使他承担相应不利后果的责任。

民法上关于善意取得的条件有,受让人是善意的,购买的价格是合理的,已经完成交付或登记。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民法善意取得条件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地役权可以善意取得吗?地役权能不能善意取得?
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构成善意取得的条件是什么?请问善意取得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哪种情形下算善意取得?
你好。卖方无权处分,合同有效,买方对卖方无权处分不知情,买方已支付合理对价,不动产已登记/动产已交付。
善意取得之一
善意取得之一
善意取得
根据《民法典•物权》之规定简述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的取得适用善意取得
简述民法典物权中对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的取得适用善意取得
根据《民法典•物权》之规定简述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的取得适用善意取得
根据《民法典·物权》之规定简述不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制度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的取得适用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通俗解释,请问法律上什么叫做善意取得?能通俗的解释下善意取得的含义吗?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或即时时效,指财产占有人向第三人转移动产所有权或为第三人设定其他物权,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
抵押权 善意取得,出卖人在回赎期哪出卖保留所有权的普通动车第三人善意已交付是善意取得还是继受取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诉讼法规定,请你委托专业律师办理,你可以百度一下乔方律师,加强联系沟通,把情况讲的更详细一些,以便为您做出更准确,满意的答复,或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