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物权公示原则的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1-13 17:35: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人们花钱买了一件商品时,就拥有了处分这件商品的权利,这就是我们说的物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物权的取得需要遵循物权公示原则。那么民法典关于物权公示原则的规定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法典关于物权公示原则的规定有哪些

一、民法典关于物权公示原则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二、物权变动的规则和公示方法是什么

(一)物权变动规则:物权享有人享有物权、物权的内容变更或以何种方式消灭物权,须采用以公众信服的方式让义务人清楚知道谁是权利人且不应妨碍谁。转让无时,也要让买受人知道他有无资格转让该物。

(二)物权公示方法:第一种是登记。欲获得不动产的所有权、变更不动产所有权的内容或出售,登记后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欲了解不动产所有权人,查不动产登记簿即可。第二种是交付。这是对动产而言。

三、物权取得的分类

1、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的含义是取得权利时不根据原所有权人的意思或原来客体物上根本就不存在所有权,在特定法律事实发生时只依法律规定即可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的前提是客体物之上不存在所有权;这也就意眯着所有权的取得不需要与任何人相关,而仅依取得人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的行为即可。所以一般而言,基于事实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即属于物权的原始取得。在原始取得的物权上不存在他人的意志关系,或者说是该物权不因他人的意志关系而受影响。

原始取得方式包括:劳动和生产、先占、发现、拾得、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加工、孳息等。

2、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派生取得或传来取得,它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从取得人角度是取得权利,从相对人角度则是权利的丧失,故对照原始的绝对取得继受取得又称相对取得。在继受取得中,物权权利是从他人那里移转而来,主要是原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处分行为的结果。一般而言,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大都属于继受取得。依继受的方法不同,继受取得又分为移转取得和设定取得。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民法典关于物权公示原则的规定有哪些的信息,由上可知,物权公示原则是指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物权变动公示原则
物权变动公示原则
物权变动公示
什么是物权公示原则
在我国物权公示原则是指物权的设立、变动必须依据法定方法的进行公示。物权公示原则针对所有物权,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不以公示为前提。不动产的权利状态通过“登记”
物权公示原则的内容
物权公示原则的内容
物权公示的效力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国法上物权公示公信和善意取得的关系
公信效力不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如下: (一)出让人无权处分; (二)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第三人必须是善意的; (三)以合理
试论我国物权法的公示、公信原则
按照你的说法,你的诉求是什么。
什么是物权公示原则,有哪些规定
1. 我国物权公示原则是指物权的设立、变动必须依据法定方法进行公示。这一原则针对所有物权,但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不以公示为前提。 2. 不动产的权利状态通过
一物之上存在多个抵押权并不违背一物一权原则
不违背,一物一权原则是针对所有权的。
物权变动区分原则的体现
你好,可以参照物权篇的相关教材
物权公示原则有哪些
物权公示原则有哪些
物权公示的效力
抵押物确权公示效力
可以到法院确权
试论述公示公信原则
作业还是自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