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2-23 15:32: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由于人们的粗心大意,导致经常会在路上丢东西,而有些人见到后,会选择占为己有,不还给当事人。那么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有哪些

  一、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有哪些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五条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三百一十六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第三百一十八条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二、拾得遗失物的特征

  (一)遗失物是具体的物。遗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种权利,比如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而且遗失物不能是不能被人控制的物,比如阳光等等。

  (二)遗失物的界定状态体现在占有。比如甲丢了一部手机,那么这个时候手机被界定为遗失物是因为甲丧失了对手机的占有,也就是说甲丧失了对手机的实际控制,这一点是遗失物区别于埋藏物的最核心的特征。

  (三)是否丧失意思占有不影响遗失物的认定。所谓意思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据记忆的意思表示而持续的虚拟占有状态。是否丧失意思占有只区别于遗忘物和非遗忘物的遗失物,而不区别于遗失物和其他物的特征。因为遗忘物本来就属于遗失物的一种。比如甲遗忘了背包在公交车上,那由于遗忘,甲丧失了意思占有。但是如果甲无意间丢失了一个背包,那么此时甲在不断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有着意思占有,但该背包依然被认定为遗失物。

  (四)遗失物的重新占有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比如甲丢了一只手机,如果这只手机之后被甲所找到了,在丢手机至找到手机这一段持续期间内,手机处于遗失物的状态。而这个时候被甲找到了,不用说,甲重新取得了占有权;但是,除非甲能够通过自身的民事行为找回这只手机,如果这个时候手机被乙拾得了,那么不管乙今后做何种行为,收益也好,处分也好,这只手机对于甲来说,自始至终是处于遗失状态的遗失物。

  三、拾得遗失物是善意占有吗

  拾得遗失物是恶意占有。善意占有必须是买了一个无处分权人出卖的物,或者支付对价取得了一个无处分权人转移的债权。必须支付对价。

  遗失物,是所有人遗忘于某处,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失主。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失主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失主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中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如果有人拾得遗失物的,必须及时还给遗失物的所有权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法典遗失物规定
民法典遗失物规定
不当得利知识
法律上如何规定遗失物立案标准?
一、失踪立案标准是什么 1. 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 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 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 不满1
法律上如何规定遗失物立案标准
一、失踪立案标准是什么 1. 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 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 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 不满1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律上如何规定遗失物立案标准
一、失踪立案标准是什么 1. 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 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 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 不满1
遗失物品法律都有什么规定
遗失物的法律定义是指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问题。遗失物非无主财产,只是所有人失去了对该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
如何处理他人遗失物,法律上如何规定
法律上遗失物的界定: 1、须为动产。除一般动产外,有价证券、银行存折及各种证书等也属于动产范畴。 2、须无人占有。遗失物在拾得前必须不为任何人占有。 3、须非无
《物权法》中拾取遗失物的规定是什么?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一十二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
在《物权法》中拾取遗失物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返还方式依拾得的主体不同而不同。自然人拾得的应该通知权利人来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
在物权法中拾取遗失物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
遗失物立案标准,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法院对拾得遗失物的认定规则是:遗失物是指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丢失的动产,包括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遗失物并非无主财产,不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抛弃的财产
关于遗失物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遗失物是动产的所有人、占有人因主观上疏忽或自然原因致失落它处而失去控制的物品。遗失物须满足下列条件:1、须为动产;2、须无人占有;3、须非无主物。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