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1-08-23 14:25: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醉驾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醉驾容易发现交通事故,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人身伤害,那么醉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吗?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欢迎大家阅读。
醉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醉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醉驾的诉讼时间一般为五年。只要过了五年没有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那么之后也不能再追诉。一般判刑的最高年限不满五年的,那么最长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满五年不满十年的,追诉时效为十年。醉驾的刑罚为1-6个月的拘役,于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的范围。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二、在我国醉驾开庭时间一般是多久?

一般在二十天左右就可以开庭了,且一般从法院立案后一个半月内宣判。

按照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批准延长一个月。

2、对于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批准 。具体从批捕到判刑要多少时间,要结合当地法院的案件量及案件复杂程度决定。一般情况下,不超出上述规定的期限。

三、酒驾危险有哪些吗?

1、  出国签证肯定没戏;

2、  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3、  将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

4、不能当律师;

5、想当兵,政审可能通不过;

6、如果你想开公司,可能领不了营业执照。

以上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醉驾的诉讼时效是多久的相关内容,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醉驾的诉讼时间一般为五年。只要过了五年没有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那么之后也不能再追诉。一般判刑的最高年限不满五年的,那么最长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满五年不满十年的,追诉时效为十年。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醉驾,拘役多长时间
酒驾的刑事拘留时间规定为:处十日以下,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以上处罚情形只有在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情况下才
请问律师诉讼时效是多久?
有时很久,有时很长,有时没有。
醉驾入刑
醉驾入刑
酒后驾车知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诉讼时效是多久
时效从医疗终结起算
诉讼时效是多久呢?谢谢
诉讼时效为两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因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者对方认可而中断,自中断之日 ,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根据
工业园区请交通肇事罪律师费用多少
工业园区请交通肇事罪律师费用在不同情况下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案情简单、证据充分的案件,可选择一次性包干收费,降低费用风险。对于案情复杂、涉及多个阶段的案件,建
如何举报叉车无证驾驶
到交通部门举报
有酒后驾车记录可以当教练吗?
酒驾属于违法,是否能做教练需要咨询驾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
上海如何免除交通肇事罪
要看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才能确定的!
你好,请问酒精含量283的怎么处理?
涉嫌危险驾驶罪,有事故发生吗
江苏兴化,货车造成一死,主责7成,现在案件还没有送检察院,有没有机会保住驾驶证机会保住驾驶证?
一、交通肇事罪可以保住驾驶证吗1、交通肇事罪不可以保住驾驶证。如果不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交通肇事罪
私自在驾驶练习场上用自己私家车练车违法吗?谢谢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接受处罚。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安全性及法律后果,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及时纠正错误行为以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