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

更新时间:2021-01-26 16:15: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未达到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另一种就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即精神病患者等,这两种人都需要为其设置监护人。那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三、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人身监护和财产监护两个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人身监护,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对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以保障其本人及社会的安全,并促其恢复健康为目的。至于财产监护,监护人得依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监护人为法律行为。民法典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监护人在行使财产管理权时,得为被监护人的利益而使用或处分,但对不动产的处分,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严加限制的。为了防止监护人利用监护关系侵害被监护人的权益,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监护人不得接受被监护人的财产。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还特设监护监督人,以保证监护人依法履行其职责,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利害有冲突时保护后者的权益,并设有监护法院等专门机构。

  综上所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中,未成年人一般会有自己的法定监护人即父母,如果没有的则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为其设置监护人,不会出现没有监护人的现象。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如何确定内容。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确定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确定,应先考虑配偶担任。如配偶不适宜或无法担任,再依次考虑父母、子女及其他近亲属。若均无法找到合适的监护人,可以选择其他有能力、意愿且
如何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
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如何确定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
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怎么指定,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指定: 1. 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人民法院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需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如何确定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确定方式: 1. 如果是未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应当为父母。 2. 如果是成年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应当为配偶。 如
无民事行为能力如何确定监护人
若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其监护人: 1.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
无民事行为能力指定监护人的起诉书应该怎么写?
法律分析: 1. 当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时,应由该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