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罪是怎么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2-01-17 15:31: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法律上并没有欺诈罪的说法,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为您介绍欺诈罪是怎么规定的的法律知识。
欺诈罪是怎么规定的

  一、民法典关于欺诈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是无效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从法条上我们不难看出,合同欺诈的构成有四个要件。

  (一)一方故意,告知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实事实;

  (二)对方因此陷入错误认识,也就是说欺诈与错误具有因果关系;

  (三)对方因错误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就是认识错误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间有因果关系;

  (四)欺诈具有不正当性。从这四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互为因果,可见法律对欺诈认定的严谨性。

  欺诈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大类,根据民法典关于欺诈的规定,因一方的欺诈行为而诱导他人签署的劳动合同,受欺诈方可以要求国家相关单位予以撤销。若是由于第三人施行的欺诈行为,各方当事人都知道欺诈事实的存在,则该合同是由法律效力的。

  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八种情况

  诈骗罪并没有所谓的八种立案情况,只要达到一定的诈骗金额,则必须予以立案。 根据《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第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第二,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欺骗罪与诈骗罪区别是什么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法中是没有欺骗罪的,欺骗是属于诈骗罪的行为表现之一,所以两者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方式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中是没有欺骗罪的,欺骗是属于诈骗罪的行为表现之一,根据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方式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欺诈罪是怎么规定的的法律知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欺诈应该怎么赔偿,有什么法律规定吗
经营者要为欺诈行为付出加倍赔偿的法律规定是《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想咨询一下欺诈罪的定罪条件
诈骗罪是吗可以详细给你解答
诈骗罪量刑标准
诈骗罪量刑标准
刑事量刑标准
请问怎样构成商业欺诈罪
没有商业欺诈罪这个罪名,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确定。
诈骗罪怎么定义
就是行为人以非法占为己有主观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自己财产的行为构成诈骗,骗取被害人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就构成诈骗罪,如
请问诈骗,欺诈是如何定罪的
你好,你问的是刑事诈骗罪还是民事欺诈行为?
怎样构成欺诈罪,钱怎样要回来
您好,可以讲一下具体情况么?情节复杂可以面谈咨询。
银行欺诈罪有什么后果
不当得利是指一方取得不当利益,而使他方受有损失的事实。根据相关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请问欺诈罪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但是是受人欺骗,现在说我贷款欺诈罪,要求触及刑法
可以依法予以起诉解决,若涉嫌诈骗则要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咨询一下关于诈骗罪是怎么定义的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