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5-15 17:1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了解比较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可以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规避合同欺诈,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虚假的宣传欺诈;虚假的价格欺诈等其他常见的作案手段。
比较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

  一、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

  (一)虚假的质量欺诈,在合同标示质量条款上作引人误解的不真实表示。

  1、狸猫换太子——出示真样品,兑现合同时却以雁品替代,愚弄对方;(2)割头换相——,伪造或冒用产品的质量鉴定标志,促成合同签订,“诱奸”对方;(3)张冠李戴——提供虚假的产品说明书,欺骗对方;(4)狗皮膏药——谎称产品为专利产品名优产品,给人造成神秘或信任感,以售其奸。

  (二)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

  1、假冒他人或虚构个人的注册商标的商品为欲订合同的标的物;(2)在商品或商品包装上,印制虚假标志,标迟出厂期,延长有效期,扩大保质期,以推销劣质、过期商品;(3)仿冒他人商品标识。同类别产品、谁俏销就仿冒谁,从外观到包装全仿真,借水行舟,大树底下好乘凉。

  (三)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

  1、欺世盗名,伪造证明文件公章公函,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其他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或空白合同书,而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诈骗钱财;(2)假单位欺诈法,社会上少数不法分子伪造公章、合同章和营业执照,设立无资金、无场地、无设施、无从业人员的“皮包公司”,利诱被欺诈方签订合同,待对方先行履约或预付钱款后逃之夭夭。

  (四)虚假的宣传欺诈

  是指当事人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合同标的质量、成份、性能、用途、产地、生产者、有效期限、毒副作用等作令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诱惑他人与其签订合同的欺诈行为,包括虚伪的“有奖销售”、“限量发行”、“买一赠一”等。

  (五)虚假的价格欺诈

  是指当事人利用虚假或令人误解的价格条款或条件诱骗对方与其签订合同,从中渔利,往往是通过“大削价”、“大甩卖”、“大清仓”、“季节降价”、“破产处理”、节日大酬宾活动实现的;(1)虚假标注差额巨大的原价、现价,谎称降价的促销行为;(2)模糊标价,用模糊语言、计量单位诱人误购;(3)虚实两套价格,以低价成交、高价结算,先蒙人后坑人。

  二、合同欺诈如何赔付

  合同欺诈是当事人一方采取欺诈的手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从而在对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效力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应视为无效合同,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第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虽没有损害国家利益,但损害了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合同。使用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往往给受欺诈一方造成经济损失,欺诈方不但要返还财产,还应当承担合同约定的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受损害方实际造成的损失,包括实现合同后可预期利益损失。

  三、合同一方有欺诈行为订立合同有效吗

  合同一方有欺诈行为订立合同一般有效,但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申请撤销合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比较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受欺诈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依法申请撤销该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
合同欺诈的常见情形
民事法律行为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常见犯罪情形
合同诈骗罪情形多样,包括虚构合同、伪造担保等。处理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报警、收集证据、寻求法律援助等。刑事处罚是最严厉的手段,而民事赔偿则旨在弥补损
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常见犯罪情形有哪些呢
合同诈骗罪情形多样。包括虚构单位签合同、逃匿、伪造担保等。遇此类情况,应收集证据并报警,同时寻求法律援助,追究责任并获得赔偿。操作需谨慎,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购房合同欺诈的五种情形有哪些?
购房合同一般存在下列欺诈情形:房地产开发商就同一套房屋跟购房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后,又与另一人签订买卖合同,一房多卖的情形,和个人出售房屋时已经将房屋交付给他人
你好,我想问一下买卖合同的漏洞及欺诈情形有哪些
1、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2、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买卖合同。 3、标的物为法律禁止或限制流通物。 4、买卖合同的内容中出
合同欺诈的常见手段包括哪些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恶意欺诈心态; 2、行为人客观上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欺诈手段; 3、合同已经成立或部分履行; 4、另一方已经遭受了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