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网络暴力可以报警吗

更新时间:2023-01-30 16:10: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遭遇网络暴力可以报警,报案是公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可以进行干涉,但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即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而对于民事纠纷可以前往人民法院进行诉讼,提出诉讼请求。
遭遇网络暴力可以报警吗

  一、遭遇网络暴力可以报警吗

  遭遇网络暴力可以报警,报案是公民的权利,但对于单纯民间债务纠纷,警方不得进行干涉;如果因债务纠纷引起打架、斗殴等治安管理事件的,警方可以从中调解;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对于民事经济纠纷,应当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二、网络暴力的特征

  1.传播活动自发形成

  2.信息结构的开放性

  在网上,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只要你注册了一个论坛,就有在这个论坛里说话的权利和自由。在整个网络暴力的传播过程中,只要你的言论于论坛无害,一般版主就不会删除你的发言。你可以补充任何信息,只要它是真实的,甚至只要是网民希望真实的,都可以造成新一轮的传播活动。

  3.恶劣影响的虚拟促成

  4.传播效果容易失控

  三、除了网络暴力还有哪些名誉侵权行为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

  4.评论严重不当。找法网提醒您,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坐在警车里拍照不发布网络只是让朋友微信看看违法行为
在警车旁边拍照不违法。只要是在公共场合拍的,都不违法,但是照片自己看可以,用于非法用途就是违法了。拍警车不算犯法,但上传到网上算违法,一般是不允许对执法车辆及执法人员进行拍照发布朋友圈的。 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行为人主观上有营利目的; 2、实施了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的行为的; 3、造成了损害后果; 4、行为与损害后果具有因果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第八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防交通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防交通宣传活动,普及国防交通知识,增强公民的国防交通观念。 各级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邮政等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统称交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对本系统、本单位的人员进行国防交通教育。 设有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应当将国防交通知识纳入相关专业课程或者单独开设国防交通相关课程。 第九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在国防交通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我在网上看到一段校园荒凉的视频,但我不知道如何投诉和报告地点和时间
您好,请问您是发的什么视频?可以找公关处理,或者删除视频
同学拿我和别人的照片做成表情包怎么办?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把同学做成表情包,是违法行为,已经侵犯了同学的肖像权。一般而言侵犯肖像权包括两个条件:1,未经本人同意;2,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拿别人的照片做表情
你好律师我这个事情有人拿我照片发在x上了
有人拿照片威胁自己的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我用别人的照片网恋,被自己发现了怎么办?
法律分析:乱发别人照片不构成犯罪,但是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我们班同学拍我照片发别人,不明白他们,
建议尽快报警,涉嫌刑事犯罪
我们班同拍照片发别人
发别人的照片不是必然侵犯肖像权。只有公开别人的照片,或者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以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行为,侵犯肖像权。法律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