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的宅基地归谁

更新时间:2023-02-03 12: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五保户的宅基地归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的所有权是村集体组织的,五保户只享有土地使用权。五保户的遗产,有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扶养协议处理。

五保户的宅基地归谁,五保户的遗产由谁继承

  一、五保户的宅基地归谁

  五保户的宅基地归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居民拥有的宅基地只是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其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所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十条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二、五保户的遗产由谁继承

  找法网提醒您,对于农村“五保户”的遗产应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1.我国农村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订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

  2.农村集体组织与“五保户”未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者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法定继承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

  3.“五保户”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丧失继承权的,如果其生前为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遗产归集体组织所有;如果死者生前不是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则遗产归国家所有。

  4.对“五保户”生前有过一定扶助的人,可以在遗产中给予适当的照顾。

  三、24岁没有结婚属于五保户吗

  24岁没有结婚,不一定属于五保户。要符合五保户的条件才是五保户,没有结婚不是判断是否是五保户的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第六条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五保户死后,土地属于谁?
五保户死后其土地归集体所有。根据法律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而个人只有土地使用权。五保户死后,其土地使用权归集体,由集体调配给新增人口。法律依据:《中
问一下五保户去世后宅基地归谁所有
五保户的宅基地在其死后一般归属村集体。实行赡养老人举措的、有关系的家庭可以成为审批对象,无审批对象的交由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由安排,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建筑物全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五保户有女儿死后宅基地归谁
五保户的宅基地在其死后一般归属村集体。实行赡养老人举措的、有关系的家庭可以成为审批对象,无审批对象的交由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由安排,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建筑物全
五保户死后宅基地归谁所有
五保户死后土地归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赡养老人举措的、有关系的家庭可以成为审批对象,无审批对象的交由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由安排,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建筑物全部归公
五保户死后土地给谁
五保户死后土地归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赡养老人举措的、有关系的家庭可以成为审批对象,无审批对象的交由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由安排,承包地、宅基地以及建筑物全部归公
一般在周六日强拆违法吗,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司法强拆违法规定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之下,对于房屋进行强制性的拆除。 司法强拆和违法强拆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是合法的,另一个是属于违法的,司法强拆是指在法律允许的情
6.8米车能拉多少吨,有哪些法律规定呢
6.8米货车标准载重10吨,一般的货车载重为10吨左右,省内运输货车会载重12吨至13吨。长途运输的话会节约成本,载重会超标至16-17吨,甚至更多。法律依据
旧房复垦得多少钱一亩
法律分析:拆旧复垦款到账时间,一般和具体的处理流程有关,此笔款项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一步步检查后才能够发放到农户手中,在时间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农户需要耐心等候
多年种植未确权的开荒地,被征收时能获得补偿吗?
法律分析:开荒土地被征收获取补偿时,应当进行征地补偿登记。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