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还彩礼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0-05-08 16: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因此我们很多时候行使权利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也就是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去行使,当然我们要在诉讼时效期间行使,首先要知道诉讼期间是什么时候至什么时候,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返还彩礼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一、返还彩礼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返还彩礼的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未对该条适用诉讼时效问题作出规定,这就意味着,对于有关彩礼返还的权利的保护,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的起算,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权利受到侵害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开始。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如果双方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给付人应当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二)如果双方登记结婚的,自其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人就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三)同居关系的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应从双方分居之日起,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四)无效婚姻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应以申请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关系无效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

  (五)可撤销婚姻关系案件当事人给付彩礼一方请求对方返还的,应以申请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婚姻关系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返还彩礼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二、不返还彩礼的情形有哪些

  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

  这种情形下一般不予返还,无论是理论上、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司法实践上还是风俗习惯上,认识是一致的。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对该种情况确定不予返还,主要理由:

  首先,在当地广大农村地区,一贯将举行结婚仪式并共同生活视为男女结婚的标志。双方一旦结婚,就成为了一家人,婚约就自然的过渡到婚姻阶段,订立婚约的目的包括给付彩礼的目的都已经实现。接受彩礼的女方在人们的心目中,就由一个大姑娘变为了媳妇,其道德评价就会降低。根据习俗,在这种情况下,彩礼一般就不再返还;

  其次,两年的限制主要是基于诉权的时限原则。男女双方缔结婚姻,都是希望长期共同生活,如果双方不办结婚登记同居生活时间较短,双方订立婚约的目的没有实现,那么彩礼还是需要返还的。同居生活的时间限制,主要还是参照诉讼时效的规定来确定。

  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

  男女双方同居生活虽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双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因生育子女而更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家庭。如果双方解除这种所谓的“婚姻”关系,将会给女方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确定这种情况下彩礼不再返还。

  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

  一方面接受的彩礼已经在共同生活中花费掉,其权利的客体已经不存在,属于返还不能;另一方面彩礼用于共同生活,事实上已经与“夫妻”共同财产相混同,也不应当返还。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首先,要求“确已”用于共同生活。这就要求接受彩礼的一方,要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加以证实,避免依此为借口拒绝返还彩礼;

  其次,女方在“结婚”前购买的嫁妆,双方共同使用,不能视为用于共同生活。

  因为女方的嫁妆是其“婚前”财产,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男方也有其婚前财产用于共同生活,都不能使用该项规定;另外,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

  5、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

  因为男女双方订立婚约后,就以未婚夫妻的名义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在为将来缔结婚姻做着准备,其中一方因病或其他意外事故死亡,也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痛苦。这种情况下婚约的解除并不是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在将彩礼予以返还,就有点不近人情,与风俗习惯相违背。这里需要注明的是,在死亡前已经起诉的应予除外。

  三、彩礼返还需要什么证据

  在彩礼返还纠纷的案件要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

  (一)这种状态可借由双方的短信、微信等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反映出来,表明双方有谈婚论嫁的意向,注意,谈婚论嫁和谈情说爱是有区别的,单纯的情话表白也是不能反映双方谈婚论嫁状态。

  (二)如果短信、微信等聊天记录丢失无法恢复,那么还能依靠当时双方谈话时涉及婚嫁的录音,后期对方承认双方关系的录音亦能派上用场;

  (三)双方之间举行过订婚仪式;

  (四)双方曾一起拍过婚纱照。但在这里特别提醒一句,双方共同生活并不必然意味着双方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

  除此以外,还需要证明彩礼支付的情况。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返还彩礼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返还彩礼的纠纷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登陆找法网免费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彩礼返还法律规定的范围包括哪些
彩礼返还问题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解决。 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 2. 调解:请第三方介入,提出方案并促成和解。 3. 诉讼:收集证据
离婚诉讼申索彩礼的返还规定
离婚彩礼返还,需依法处理。1. 若双方未登记结婚,可直接要求返还;2. 已登记但未共同生活,需证明未共同生活事实;3. 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需提供相关证据。不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彩礼返还需依法处理。未办理结婚登记或未共同生活,可要求全额返还。若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可酌情返还。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裁决。
婚姻解除后,彩礼的返还法律规定是什么?
彩礼返还需依法处理。具体操作为:1.协商处理,双方根据彩礼实际情况,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协商;2.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审查案件事实,依法作出是否支持
返还彩礼在法律上的具体规定
返还彩礼问题,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协商时双方应明确彩礼返还金额和方式;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相关规定判断是否支持返还请求,并作出相应裁决。
关于彩礼退还的相关法律规定
彩礼退还可协商或诉讼处理。协商需双方达成一致,签订协议并履行;诉讼则需向法院起诉,提供证据并等待判决。协商不成或情况紧急时,可选择诉讼方式。
《民法典》中关于彩礼返还的规定
彩礼返还需根据情况处理。未办理结婚登记、未共同生活或婚前给付导致困难的,可要求返还。协商不成可诉讼,法院将依法判决。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关于无效婚姻彩礼返还的相关规定
无效婚姻彩礼可返还。具体操作:1.协商处理,双方就返还金额等达成一致;2.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提供证据证明符合返还条件;3.法院审理后,根据情况判决是否返还彩
关于婚后离婚彩礼返还问题的法律法规探究
离婚彩礼返还问题,处理方式多样。可协商解决,双方达成一致即可;也可申请调解,由专业机构介入;如协商调解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官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彩礼何时可以要求返还,法律怎样规定
彩礼返还需依法进行。如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可直接要求返还;若已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或以离婚为前提且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要求返还。需收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