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销合同印花税多少

更新时间:2022-04-01 1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购销合同主要是指供方(卖方)同需方(买方)根据协商一致的意见,由供方将一产品交付给需方,需方接受产品并按规定支付价款的协议。那么购销合同印花税怎么算?购销合同印花税多少?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购销合同印花税多少

  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三,按照购和销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缴纳,现在一般要求按月缴纳。对于没有签订购销合同却发生购销行为的,也要缴纳购销的印花税。各地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外资企业在国外发生购销行为的,购和销按照全额做为计税金额,在境内发生的购销行为,购按60%做为计税金额,销按70%做为计税金额。内资企业发生的购销行为,购按60%做为计税金额,销按70%做为计税金额。

  租赁合同按照租金做为计税金额,税率为千分之一。公式:应交印花税=合同记载金额×3/10000。按核定征收方式的:应交印花税=销售金额和采购金额×一定比例×3/10000。



购销合同印花税多少

  二、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是什么?

  企业在汇总缴纳购销合同印花税时,是以价税合计为计税依据,还是以金额为计税依据。

  (一)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二)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三)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三、购销合同双方都要交印花税吗

  购销合同双方都要交印花税。

  (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同一凭证,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

  (二) 因此,股权转让的双方应按“产权转移书据”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五。

  (三) 企业股东转让股权,会涉及企业所得税。

  (四) 应纳税所得额等于股权转让收入减去股权计税成本后的余额,即扣除印花税后的余额。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介绍的关于购销合同印花税多少的相关法律知识,要注意的是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如您还有更多法律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门的律师为您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购销合同印花税要交多少税?
购销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印花税是一种行为税,是在应税凭证书立时依法贴花。因此,购销合同一旦书立时,就需要贴花,而不是取决于该合同是否履行或者合同履行的多少来贴花
我们签的是购销合同,请问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刚签了购销合同,请问购销合同印花税怎么算
不同地区规定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
购销合同印花税
咨询相关部门
购销合同的印花税
到税务部门去咨询。
购销合同的印花税
咨询税务部门。
特殊劳动保护的未成年工是指那些人
未成年工指16-18岁劳动者。保护措施:1.限制就业年龄,禁止招用未满16岁未成年人;2.禁止从事有害工作;3.缩短工作时间,禁加班和夜班;4.定期健康检查。违
工人工地死亡,保险赔多少?
工人工地死亡,依法申请工伤赔偿。具体操作:1. 及时报告工伤,申请工伤认定;2. 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记录、工资单等;3.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核算并
发烧了,用人单位不给请假
除了向劳动部门投诉,劳动者在遭遇用人单位拒绝批准病假等劳动权益受损的情况时,还可以选择以下途径维权: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尝试达成和解;其次,可以向劳动
请问27天加工时算是怎么得出一小时8块的。还有就是主动离职和辞退的点除了是一个是主动,为什么算法又不
主动离职和被辞退的工资算法有差异。主动离职一般无额外补偿,工资按实际出勤结算。被辞退可能涉及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具体操作:1.确认离职原因和性质;2.根据劳动
正常休息两天老板说我休息了两天不给发全勤
如果老板强制您加班,您首先应当与老板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拒绝加班的立场。如果沟通无果,您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其介入调查。同时,您还可以保留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