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时效多长

更新时间:2019-04-15 17: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实践中,很多人是不喜欢打官司。一来要花钱,二来又要花时间,都是比较麻烦的。但是往往有时候又不得不采取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一般打官司一般也会有诉讼时效的,毕竟法律也是大众服务的。那么关于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时效多长?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时效多长

  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裁判文书生效后6个月之内。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时效多长

  根据法律规定,一审民事诉讼程序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裁判。每个阶段又由于情形不同而规定了不同的合理期间。这些规定是判断法官执法过程是否合理的依据。

  二、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条件

  1、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再审申请的主体严格限制为原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无权提起再审申请。

  2、申请再审的对象是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与裁定,以及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内容违法的调解书。而申诉则不受这一限制,申诉既可以针对未生效的法律文书,也可以针对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此外,申诉还可以针对一些违法行为等。

  3、申请再审的期限是法律文书生效后的2年内,超过2年,则丧失了申请再审权。而申诉则没有时间限制。

  4、申请再审需符合法定情形,这一法定情形因法律文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三、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程序

  1、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3、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时效多长、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条件以及民事诉讼案件申诉的程序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诉讼时效有多久?
关于民事诉讼,其时效通常为3年。在此期间内,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快速解决纠纷;也可以选择通过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以达成双方满意的调解协议;若需要,也可以直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请问民事诉讼最长的时效是多少
民事诉讼最长时效二十年。在时效内应提起诉讼以保护权益;若遇特殊情况需延长,可向法院提出申请。超过时效,权益可能不受保护。
民事诉讼中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在时效期内需及时采取行动,如起诉或请求履行,以保留权利。超过时效,权利可能不受保护。特殊情况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时效。
民事诉讼的最长诉讼时效是多少
民事诉讼最长时效二十年。在此期限内,权利人可通过起诉维权,被告应诉答辩。如双方有和解意愿,可在判决前进行调解。超过时效,权益可能不受法院保护。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
民法典对民事诉讼时效期限的规定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具体操作:1. 在时效期限内及时收集证据并提起诉讼。2. 如遇特殊情况,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时效。3. 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利,确保在时
民事诉讼的法定时效是多久
民事诉讼时效最长二十年。如超时效,但存在特殊情况,可向法院申请延长。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若时效期内未起诉,建议尽快提起诉讼,以免丧失权利。如已超时效且无特殊情况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期限为何
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普通情况下,从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算;超过20年则不受保护。提起诉讼可中断时效,重新起算。需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及时采取法律行动以保护自身权益。
该如何规定民事诉讼时效的延长时间?
1、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并经法院认可,可以延长。 2、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给予延展。
普通的民事诉讼,应在几年内提交诉讼请求
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操作方式:1. 收集证据,确定诉讼请求;2. 撰写起诉状,提交法院;3. 等待法院立案,参与庭审;4. 领取判决书,执行判决。注意保留相关证
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是多久呢?
民事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在时效期内,当事人应及时起诉或提出要求以中断时效;若时效将过,可申请法院延长保护期;如已超时效,可尝试与对方协商或寻求其他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