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理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19-04-23 1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当事人在裁判生效后又再行起诉的案件,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因为民事诉讼法中有一项原则,叫做一事不再理。那么,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理法律规定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理法律规定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一事不再理”的规定主要有两处:

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理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订)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五)项,“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该规定系“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一般性规定,但是对于何为“一事”即如何判断重复起诉没有具体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该条规定了重复起诉的判断标准。

  “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

  (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

  (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

  (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例外

  从民事诉讼法理论上看,判决确定后即具有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判决的同一案件再行起诉。但任何法律制度设计的原则通常都存在例外,一事不再理原则同样存在例外情形。

  1 . 发生新的事实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8条规定:“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新的事实,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本条是关于不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情况的规定。根据此条规定,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的条件为发生新的事实。所谓“新的事实”,是指生效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的事实,不是原生效裁判未查明或涉及的事实,亦不是当事人在原审中未提出的事实。原审结束前就已存在的事实,当事人应主张而未主张的事实,也不属于新的事实。[5]

  2 . 当事人撤诉后又起诉的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当事人撤诉后又重新起诉的案件,大多都是当事人、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与第一次均相同,符合重复起诉的条件,但在第一次诉讼中,由于当事人主动撤诉,法院并没有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实体审理,因此不属于重复诉讼,因而也不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三、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处理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7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对于重复诉讼的案件,应当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理法律规定相关内容,包括一事不再理的具体规定、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例外以及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处理方式。若您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找法网平台,在线的律师会对您的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一事不再理原则法律规定一事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领域的一个原则,其中一事指符合一个行政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不再罚指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不同的案由一事不再理
《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五项规定:“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该条是我国关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关于一事不再理的规定
一事不再理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和受理
民事诉讼法中一事不再理是何意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中,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的案件重新起诉;第二,一案在判决生效之后,产生既判力,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