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借钱不还怎么办有借条

更新时间:2023-01-24 13: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被人借钱不还有借条可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成立后,申请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的,会进行司法拘留。如果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被人借钱不还怎么办有借条,借钱不还的诉讼时效

  一、被人借钱不还怎么办有借条

  被人借钱不还有借条可以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没有履行生效判决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确实没有能力给付,可以对债务人进行司法拘留,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如果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涉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二、借钱不还的诉讼时效

  借钱不还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三、借钱不还纠纷需要提交什么证据

  找法网提醒您,借钱不还纠纷需要提交的证据包括:

  1.借款协议或借据;

  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

  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

  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

  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

  8.付款付息凭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朋友借钱去放贷不还了怎么办
对朋友借款不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应对: 1. 协商:与借款人沟通,了解原因,并尝试达成还款协议。 2. 仲裁:如协商无果,可寻求第三方机构进行公正裁决,申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朋友借钱不还老赖不理怎么办
对朋友欠钱不还的情况,可以采取协商、仲裁、诉讼三种方式。其中,协商是首选方式,通过沟通尝试达成还款协议;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选择仲裁,但需注意双方需达成一致意见,
被朋友借钱1500不还怎么办
当朋友借钱不还时,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协商:主动与朋友沟通,了解未还款的原因,并尝试达成还款协议。 2. 仲裁:如协商无果,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请仲裁,由第
借钱人有借条但不还钱怎么办
遇到欠款不还的情况,首先应尝试与借款人协商,明确还款期限和方式。如果协商无果,可以提起诉讼,并提供借条作为证据。若借款人拥有财产,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在法院判决后
借钱不还放贷人怎么处理
处理借款不还的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有借条或充足证据,可直接起诉;若无借条但有转账记录等证据,可先行收集证据后起诉。若借款金额较小或双方关系良好,
朋友借钱借的现金不还怎么处理
针对朋友借现金不还的情况,你可以首先尝试与朋友进行协商,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协商过程中,可以提议给予一定的宽限时间或者分期还款的方案。如果需要调解,可以邀请亲
掌柜子借钱不还怎么处理
针对掌柜子借钱不还的不同情况,处理方式有所区别: 1. 若借款证据确凿且金额较小,可直接与对方协商,达成书面还款协议; 2. 若借款金额较大或证据不足,建议寻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
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你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首先,你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如借条、转账记录等。然后,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在诉讼过程中,法
借钱没有借条怎么处理
针对欠款无借条的情况,处理时需根据情况灵活应对。如果对方承认欠款,可尝试协商达成还款协议;若对方否认,可收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并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务必
借钱100元不还怎么处理
遇到100元借款不还的情况,您可以:1. 与借款人协商,寻求和解;2. 请求第三方介入调解,协助双方达成协议;3. 如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