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规定

更新时间:2019-09-17 10: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毫无疑问,民诉法中的管辖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管辖的种类就有很多种,级别管辖、协议管辖、指定管辖等等。那么,民诉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诉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规定

  一、民诉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规定

  (一)关于合同履行地的问题

  《解释》第18条对合同履行地作了一般性规定。之前,民事诉讼相关法规关于合同履行地的规定较为混乱。“92意见”用了多个条文来规定合同履行地问题。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多部解释来解释合同履行地问题。《解释》对合同履行地的规定作了简化,虽可能不尽如人意,但能解决司法实践所面临的大多数问题。《解释》第18条借鉴了《合同法》第61条和62条的规定来设置管辖的一般原则。该条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关于电子合同履行地的问题

  《解释》第20条对以网络方式签订的买卖合同的履行地作了规定。根据该条规定,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是以买受人住所地而不是以经营者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以其它方式交付标的的,收货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有约定的,从约定。虽然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对这条规定还有疑虑,但这样规定便于当事人诉讼,是司法为民原则的体现。

  (三)关于信息网络侵行为地的问题

  《解释》第25条对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地作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14年就网络侵权的实体法规则制订了专门的司法解释。《解释》关于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地的规定与网络侵权司法解释相一致。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包括被侵权人住所地。本条规定在起草过程争论很大。根据本条规定,管辖连接点很多,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所在地和被侵权人住所地都是连接点。这样规定的目的是要防止当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在国外时我国法院却不能行使管辖权的情形出现,这也是维护我国司法主权的要求。此外,有一些网络谣言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增加连接点后,更方便受害人起诉,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利。

  二、民诉法解释对不动产纠纷案件的管辖规定

  《解释》第28条对不动产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作了规定。本条规定在起草过程争论最大,提出了很多不同意见。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解释》第28条作了3款规定。其中,第1款规定,《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的不动产纠纷是指因不动产的权利确认、分割、相邻关系等引起的物权纠纷。第2款的争议最大,争论的时间最长,最后确定以下几类纠纷可以作为不动产纠纷。

  第一类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我国在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时,农村承包地出现了两次权利分离。一是所有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二是现在要实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释》采纳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这一传统表述。因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涉及到土地,故将其列入了不动产的范围。

  第二类是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租赁合同虽然产生的是债的关系,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毕竟是基于不动产产生的合同纠纷,所以也将其列入不动产纠纷的范围,以便于案件审理。

  第三类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承揽合同的性质,但合同目的是要建设不动产,所以也将其列为不动产纠纷。但这项规定争议很大。如果建筑已经建好,将其列为不动产纠纷没有问题。如果建设工程合同还没有履行,建筑还没有建起来,还能作为不动产纠纷吗?最后权衡利弊还是将其作为不动产纠纷处理。

  第四类是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普通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按一般合同纠纷管辖规则确定管辖法院即可。但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关于政策性房屋买卖的规定并不一致,由政策房所在地法院审理更为方便。第3款规定,不动产已登记的,以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在地:不动产未登记的,以不动产实际所在地为不动产所在地。

  三、民诉法解释对指定管辖的规定

  《解释》第41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37条第2款规定指定管辖的,应当作出裁定。第2款规定,对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审理。指定管辖裁定作出前,下级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判决、裁定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定指定管辖的同时,一并撤销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第2款规定是这一条的重点。出现了管辖争议后,在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期间,下级法院都要中止案件审理。最后由上级法院指定的管辖法院继续审理,其他法院应当将相关材料移送到指定管辖法院。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上级法院的指定裁定还没有做出,有的下级法院就抢先进行裁判。关于如何处理抢先作出的判决、裁定的问题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发函要求抢先作出判决、裁定的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自我纠错。如果下级法院不愿意自我纠错,有人主张这种情况下还是应当由上级法院发函要求其纠错,有人认为应当由上级法院直接裁定撤销抢先作出的判决、裁定。

  后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经讨论一致决定,如果在上级法院作出指定管辖的裁定前,下级法院抢先作了判决、裁定,就由上级法院在指定管辖的裁定中一并撤销该判决、裁定。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其他部门也赞同这一观点。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民诉法解释关于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规定”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民诉法的管辖制度还是比较复杂的,是要分很多情况的,案件类型的不同管辖的确定也会有所不同。若您还遇到其它不懂的问题,欢迎上找法网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一般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及诉讼管辖地点
民事诉讼管辖依被告住所地确定。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合同纠纷可在合同履行地起诉,侵权行为可在侵权行为地起诉。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事诉讼专属管辖的范围是什么
民事诉讼专属管辖范围明确。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继承遗产纠纷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依据不
民事诉讼一般地域管辖是怎么进行规定的
民事诉讼一般地域管辖以被告所在地为准。具体分为:1.被告住所地管辖,适用于被告实际居住与其户籍所在地一致的情况;2.经常居住地管辖,适用于被告实际居住与其户籍所
民事诉讼起诉流程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具体流程包括有:起诉、受理、审查、开庭、审理、判决、执行等步骤。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
民事诉讼主管范围是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可以进行民事主管范围的科学构建和当事人正确行使起诉权。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主管范围所存在的问
民事诉讼时效指哪些,法律有什么规定
提起民事诉讼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规定。法律上的时间概念叫诉讼时效,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有效时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丧
民事诉讼法的诉讼请求有哪些,规定是什么
申请民事诉讼的流程如下: 1. 准备起诉状,包含双方当事人的信息等内容; 2. 选择具有管辖权的法院; 3. 可自行申请或委托他人申请; 4. 准备相应的证据
民事诉讼时效时间,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1.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 2.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包括哪些,法律有什么规定
我国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民事诉讼调整的法律关系包括有审判方与原告方之间的、审判方与被告方之间的、审判方与证人方之间的、审判方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
2023年新民事诉讼法有哪些管辖问题?
民事诉讼法法定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案件归某一级某一地区法院管辖,分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级别管辖和按照人民法院的辖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