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证据是否受举证期限规则的约束

更新时间:2020-07-09 18: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诉讼中运用某些证明力显然薄弱或某些有缺陷的“主证据”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加以补强其证明力,才能被采信为定案依据。那么补强证据是否受举证期限规则的约束?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补强证据是否受举证期限规则的约束

  根据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瑕疵进行补正的不受规定的举证期限限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19〕19号,2020年5月1日施行生效):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超过十五日,小额诉讼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七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的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期间限制。

  补强证据是否受举证期限规则的约束

  二、为什么如今当事人的陈述越来越不被法官所相信

  首先,是社会风气影响;其次,不重视当事人的陈述;再者,在立法上没有把当事人诉讼诚信的义务未能明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特别是提交当事人的陈述的证据类型之中,迟迟没有确定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作虚假陈述,以及当事人经人民法院传唤必须到庭对案件事实进行陈述的义务。

  由于立法上对上述两个义务迟迟没有落实,也导致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庭上肆无忌惮,当事人拒不到庭,代理人在庭上随意的发表意见,对案件事实随意的进行歪曲,而要追责的时候,代理人则无一例外的把责任推给当事人。结果就是代理人随口(实为精心设计)的胡说八道都是转述当事人所讲,代理人仅是没有核实,轻信了委托人。但是,该说法并不可信。

  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19〕19号,2020年5月1日生效)第九十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一)当事人的陈述。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补强证据是否受举证期限规则的约束的内容,根据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瑕疵进行补正的不受规定的举证期限限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仲裁超过举证期限举证
仲裁申请程序: 1、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2、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 3、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过了举证期限还能举证吗
过了举证期限还可以申请期限
超过举证期限能否申请延期举证
过了举证期限还可以申请期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超过举证期限还能举证吗
过了举证期限还可以申请期限
关于举证期限
根据法律规定办。
举证期限是否计入审理期限
原则上计算在审限内。
上诉举证期限
上诉一般没有明确举证期限,有新证据要,尽早提交,一般在开庭前或开庭时提交,不开庭审理的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交。
原告举证期限
举证期限是一个月, 但实践当中,只要证据是事实的话,都会采纳
原告举证期限
双方约定举证期限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举证期限不少于30日。超出举证期限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举证期限以外提供证据。
举证期限问题
是的,已过时效,但确有问题对方可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