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财产纠纷证据规则

更新时间:2021-07-20 18: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证据是法院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的重要依据。那么民事财产纠纷证据规则?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承担不利后果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民事证据?很多人对此都不太了解,以下就跟随着找法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民事财产纠纷证据规则

1、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或表示的能够证明案件待征事实的书面材料。非原件书证,应提供原件线索或印证材料。

2、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物证也应提交原物。

3、视听资料。指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带、录像带以及从电子计算机中提取的资料。

4、证人证言。指知道案件中有关情况的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案情的如实陈述。

5、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鉴定结论。指人民法院指定鉴定部门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检验、鉴别、判断作出的科学结论。如医学鉴定、文书鉴定等。

民事财产纠纷证据规则

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承担不利后果是什么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承担不利后果指的是:

1、法庭对当事人的陈述全部或部分不予采信。

2、法庭对当事人的主张全部或部分不予支持。

3、根据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义务,如果当事人不能举证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导致事实真伪不明时,对当事人的主张不予支持。

三、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

1、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2、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3、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民事财产纠纷证据规则”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财产纠纷问题
具体是多少金额,金额小的话可以应诉的
民事财产纠纷类型有哪些
你好,提起民事诉讼要准备起诉状、相关的证据等,有条件建议寻找律师的帮助。
民事财产纠纷开庭几次
你好,是可以上诉的,不过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是在收到法院的判决书10日内,第一审的裁定,提出上诉的期限为5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房屋财产纠纷民事调解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民事财产纠纷
按照继承法规定,三个子女都有权利继承父母留下来的遗产。老人没有遗嘱的话,按法定继承二子一女各占三分之一,老人女儿为二老养老送终,所尽赡养义务最多,可以多分遗产。
民事财产纠纷
是不构成的。
民事财产纠纷
不构成诬告罪,有付款凭证直接答辩就是了
民事财产纠纷
夫妻共同债务是要共同承担的。
民事财产纠纷
可以主张买卖无效
民事财产纠纷
视出资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