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不能情形

更新时间:2021-08-04 10:04: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生活很多意外,到这合同无法履行,但是什么情况下可以导致合同履行不能呢?很多人不知道,下面是对属于履行不能情形以及不属于履行不能情形有哪些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合同履行不能情形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履行不能情形

一、合同履行不能情形

履行不能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标的物已灭失;有时标的物虽然存在,但因为法律上的原因而不能交付,如标的物被依法规定为限制流通物;有时是因为债务人自身的原因不能提供原定的劳务,如在以提供劳务为标的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劳动能力等。

履行是否可能,应依一般社会观念判断,而不能仅凭债务人的观念加以断定。凡依社会观念认为债务事实上已无法强制执行,即属于履行不能;即使尚有履行的可能,但如果履行将付出不适当的代价或冒有生命危险,或因此违反更重大的义务,则依诚实信用原则,也应认定为履行不能。但履行不能不包括下列情形:履行困难;债务人缺乏资力; 选择之债中尚有可选择的给付; 货币之债和利息之债。

二、合同履行不能的责任

关于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因不能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分为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导致的履行不能、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原因导致的履行不能以及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履行不能三种情况。

1、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导致的履行不能

当履行不能是由于债务人的原因造成时,其法律后果为:

(1)债务人免除履行债务的义务。如果为全部不能,则债务人可全部免除义务;如果为一部不能,则债务人免除不能部分的债务。如果为永久不能,债务人不再负履行义务;如果为一时不能,则除非以后的履行对债权人已无利益,债务人仍不能免除履行义务。

(2)在合同之债中,债权人可因债务人的履行不能而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

(3)债务人应负因履行不能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在一部不能时,债权人有权请求履行不能部分的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对其他部分,债权人有权要求继续履行;但若因部分不能使得可能部分的履行对债权人已无意义时,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该部分的履行,从而要求全部不履行的违约金、损害赔偿金。 在全部不能、永久不能时,债权人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债务人进行损害赔偿。

2、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导致的履行不能

在不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导致履行不能时,其法律后果为:

(1)债务人免除履行原债务的义务,且不承担债务违反的法律责任。这时债务人可永久性地免除债务,即使以后债务能够履行,也没有义务再履行债务。在一部不能时,债务人在不能的范围内免除履行义务;在一时不能时,债务人在履行障碍消灭前不负履行迟延的责任。

(2)在双务合同中,债权人免除对待给付的义务;对待给付已经完成的,可依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

(3)债务人应及时向债权人告知履行不能或者需要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的理由,并取得有关的证明。债务人不及时通知使债权人因此受到损失或者使损失扩大的,债务人应负赔偿责任。

3、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履行不能

如果债务人履行不能是因第三人的原因引起,则产生债权人的代偿请求权。代偿请求权是指债务人基于与发生履行不能的同一原因取得给付标的的代偿利益时,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偿还其代偿利益的权利。比如因债务人疏于管理,标的物被第三人不法损坏,发生债务人对第三人损害赔偿请求权,同时发生对债权人的履行不能。这时,债权人可向债务人主张债务违反的责任,也可向债务人请求让与其对于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或者已经取得的损害赔偿金。

代偿请求权的成立,须具备以下要件:

(1)须发生债务人履行不能,在可能履行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请求原来的履行,不会产生代偿请求权。

(2)债务人须因发生履行不能的事由而取得利益。即利益与履行不能的原因之间有因果关系。比如债务人因给付标的物灭失而取得的保险金或保险金的请求权,均可作为代偿请求权的客体。而如果因标的物灭失,出于同情朋友赠与同情金,则因与发生履行不能的事由无因果关系,债权人不能就此行使代偿请求权。

(3)债务人取得的利益须具有可转让性。具有人身性质的扶养金请求权、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等,不具有可转让性,不能作为代偿请求权的客体。
(4)作为代偿请求权的标的,其利益应以原债权额为最高限额,超过原债权额的部分,债务人有权拒绝。

在双务合同中,因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履行不能时,如果债权人不行使代偿请求权,则债权人同时免除对待给付义务,其已经作出的给付,可依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债权人行使代偿请求权时,其应负对待给付义务,如果行使代偿请求权不能满足原债权全部时,则就其所受领部分的价值,按比例减少对待给付。

三、不属于履行不能的情形

履行困难;

债务人缺乏资力;

选择之债中尚有可选择的给付;

货币之债和利息之债

在遇到合同履行不能的时候,首先需要对造成合同履行不能的责任进行分析,确定责任归属于合同双方的哪一方,不同情形导致的合同履行不能,当事人所承担的责任也是有所不同的。以上就是合同履行不能情形的内容,如果您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可不履行的例外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法履行时,可协商解除,即双方达成一致,终止合同;或请求法院判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还可根据合同条款变更合同内容。具体操作需根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来定,
关于合同不当履行的可能情形
合同不当履行可撤销或确认无效。撤销合同需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确认合同无效则需证明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同样需法律程序认定。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是如何的
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时,应首先查看合同条款,按约定处理;无约定则尝试协商,请求违约方承担责任;协商不成可考虑诉讼或仲裁,及时解决纠纷,避免损失扩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情形,法律如何规定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同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1. 不能履行的情形分别有: * 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
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
结合合同内容确定
合同可以不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标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2、合同标的已灭失; 3、合同无效或合同被撤销等情形; 4、合同标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有
违约方可以不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呀
法律分析: 违约方不继续履行合同的理由有: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例如合同标的物已经灭失或损毁等;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合同能够不履行的情形有什么
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有: 1、合同标的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 2、合同标的已灭失; 3、合同无效或合同被撤销等情形; 4、合同标的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 有
合同履行不能情形
合同事实上已不能履行的处理: 1. 若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时,仍需承担违约责任。 2.
合同不完全履行的分类有什么
1. 不完全履行分类包括:违约瑕疵、加害给付、部分履行、其他不适当履行。其中,其他不适当履行主要是指: - 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型号等不符合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