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不当得利

更新时间:2021-09-09 07:16: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实践中,经常出现一方获得利益,而另一方受损,且获益和受损都无法律上依据的情形,这种情形就属于不当得利。那么如何判断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情形?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判断是不当得利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如何判断是不当得利

一、如何判断是不当得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需要具备以下要件:

(一)一方获得利益

一方获得利益是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之一。一方获得利益是指因为产生一定的法律事实结果,使得当事人财产的增加或利益上的积累财产、权利都属于利益的范围,但除精神利益外。一方获得利益包括利益的积极增加和利益的消极增加。利益的积极增加:例如当事人财产,权利的增强,财产,权利的消灭等情形。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当事人的利益本应该减少而并没有减少所获得利益的情形,例如费用等。如果不具备获得不当利益的构成要件,如一方当事仅使他人的财产受到损害,但自已没有从中获得利益,则会产生损害赔偿责任而不是不当得利返还的责任。

(二)他方利益受损

他方利益受到损失:是指因有一定事实而使得财产总额减少。如果仅仅一方获得利益,而未造成他人的损失,不构成不当得利。例如,拾得乙抛弃的沙发,所谓损失不只是减少他人既存之财产,他人可获得增加而未增加的利益。例如:甲租房给乙,乙没有授权而转租给其他人,造成房东甲的损失 。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受到损失是否为并存的要件,有不同的看法。史尚宽先生认为,虽然受有利益,而来致他人受到损害的,不构成不当得利。德国民法典第812条第一款规定:“无法律上的原因,因他人给付或以其他方式由他人负担费用而取得利益的人,对他人负有返还义务。”这条也说明了必须要有一方受到损失。我国民法则以“造成他人损失的”表达此意。

这里的损失有两种情形:第一是,现有利益的减少(直接或积极的损失)第二是:利益应当增加而未增加(间接或消极损失) 。

(三)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

一方获得利益与他方利益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受到损失是由获得利益的人造成的后果。受损失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不必相同,它只影响义务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其形态不必相同。例如甲把乙的古董卖给丙,甲所得是古董的钱,而物的所有人乙丧失了对该物所有权,也不会影响不当得利成立。

(四)获得利益及利益受损均无法律根据

尽管各个国家对不当得利的实体法律规定有所不一样,但实质上都强调利益取得的不当性,取得利益“没有法律的原因”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各国表述不一,如罗马法称之为无原因,瑞士法称之为无适法原因等。在我国民法称为“没有合法根据”与无法律上的原因,在解释上意义相同,是不当得利构成的核心要件。无法律上的原因既可以是自始无原因,也可以是事后无原因。例如无权人有偿处分他人财物而受益的是自始无原因,合同履行了给付,该合同后被确认无效的是事后无原因。

二、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在不当得利关系中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的是债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民事关系。因此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情形

(一)基于受益者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

1、无权处分他人之物。

2、无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3、擅自出租或转租他人之物。

4、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人格权。

(二)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之物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为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三)基于第三人行为。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对债权的准占有人(债权凭证持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到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四)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

(五)基于事件。

从上可知,不当得利需要具备上述条件,即要求一方获得利益,另一方受有损失,获益和受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无法律上的依据。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如何判断是不当得利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不当得利,法律是怎么处理的
  我国法律对不当得利的界定,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损失的事实”。构成不当得利需要四个因素同时具备:  (一)一方获得利益;  (二)他方受到损
诈骗是如何定罪、如何判定重轻
诈骗数额巨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
如何判断是诈骗行为,怎样防范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被诈骗后应及时报警 。
假如别人没有偿还借来的钱
你好,请问你是借款多少给他
我公司财产被保全了我该怎么办
公司财产被保全,应灵活应对。诉前保全可提供担保解除;若财产属案外人,提异议。操作中需注意提供担保需满足法院要求,提异议需提供充分证据,并及时跟进法院审查进度。
孩子欠了普惠金融的4万块钱,选择了逃避,现在被冻结了微信支付宝。该怎么办?
针对孩子欠款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债权人协商还款计划、寻求法律援助或积极应诉等。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欠款金额、还款能力等因素,以最大程度保护
我扫错钱了已经过了24小时了,怎么能要回来
扫错钱可追回。若金额较小,可尝试联系对方协商;若金额较大或协商无果,应立即报警并提供证据。同时,可联系支付平台客服协助处理。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
借款只是申请额度,申请成功后直接打我卡上了,没想用这个钱,只是单纯想看看有多少额度
处理此类问题,常见方式包括与贷款机构协商、了解还款方式及期限、查阅合同条款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个人经济状况、还款能力及合同规定。若对合同内容有疑问,建议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