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同应具备的条件

更新时间:2021-05-06 09:51: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广泛适用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合同障碍,比如无效合同或者可撤销合同,我们需要弄清楚有效合同应具备什么条件?无效合同的情形有哪些?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有效合同应具备的条件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有效合同应具备的条件

一、有效合同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情况除外。

有效合同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

1、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具有缔约能力。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各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2、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希望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志与外部表示一致。法律规定在意思表示不真实情况下订立合同,当事人有权申请变更或撤销。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法典》规定,凡因欺诈或胁迫订立并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行为掩盖非法目的订立的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一律无效。

二、合同无效的情形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以下情形下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所谓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欺骗对方,目的是使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如以次充好、以假充 真,利用托儿共同欺骗他人,假扮订立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预付款。构成欺诈要有一方有欺诈的故意,实施了欺诈的行为,受欺诈方签订合同是受欺诈的结果 等要件。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为。即双方当事人互相勾结,为牟取非法利益,共同订立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如以低价变卖国有资产,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等。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指当事人订立合同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目的和内容上是非法的。如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合同,名为借贷、实为非法集资的合同,名为分包、实为转包的合同,为逃避债务而转移资产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也就是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它违反了社会公共道德,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如提供场地给他人进行淫秽表演、聚众赌博、卖淫嫖娼等活动。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强制性规定是指法律、行政法规中规定人们必须为某些行为或不得为某些行为,如违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合同,非法买卖麻醉药品的合同。

6、格式条款和免责条款。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一)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

1、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就是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2、双方返还。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接受的是财物,就返还财物;接受的是货币,就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当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二)折价补偿。

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当事人进行补偿的责任形式。

(三)赔偿损失: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贪任。

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这是损害赔偿的重要要件。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依第58条的规定,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适用过错的程度,如一方的过错为主要原因,另一方为次要原因,则前者责任大于后者;此所谓过错的性质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过失,故意一方的责任应大于过失一方的责任。

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而发生的。这里的“损失”应以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为限,不应当赔偿期待利益,因为无效合同的处理以恢复原状为原则。

(四)非民事性后果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除发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外,在特殊情况下还发生非民事性后果。

具体规定了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发生追缴财产的法律后果,即将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所取得的财产追追缴回来,收归国家或返还给受损失的集体、第三人。收归国有不是一种民法救济手段,而是公法上的救济手段;一般称为非民法上的法律后果。

有效合同应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且合同不应具有无效合同的情形。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有效合同应具备的条件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有效的要件包括什么呢
合同生效的要件有三个方面:主体适格、意愿真实、符合法规。具体操作时,首先要确认合同双方具备签订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要核查合同条款是否真实反映双方的意愿;最后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刚成年合同有效要件
刚成年的人签订合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以确保合同有效:首先,当事人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包括核实年龄和精神状况等;其次,意思表示应真实,避免受到欺诈或胁迫等情形影响
私人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私人合同要产生效力,需遵循以下操作:首先,确保合同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合同条款必须真实反映双方的意愿;第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合同自
合同生效应当具备的条件有什么,什么情况下合同生效
合同生效的核心条件包括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以及遵守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合同自成立之时起即生效,但也可能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双
合同有效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怎么规定
要确保合同有效,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需核实年龄、精神状况等);意思表示真实(避免欺诈、胁迫等情形);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合同生效必须具备什么要件
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主体、意愿、合法性和形式等方面。主体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愿必须是真实的,内容合法且不违背公共秩序,同时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要求。在处理
合同有效性的一般法定条件是什么?
确保合同有效的关键要素包括:合同主体合法、协商一致以及内容合法。合同双方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需经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同时必须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不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条件是什么
要确保合同成立与生效,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符合社会公共利
附条件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附条件合同的生效需确保条件的合法性和与合同内容的一致性。在实施过程中,应详细约定条件的实现方式和时间点,确保这些条件在未来能够真实发生并且合法。如果条件涉及到第
民法典对合同生效条件的详细规定
合同生效的要件主要有:民事行为能力、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依法成立以及所有必要手续的完成。如不符合这些条件,可考虑重新协商并修改后签订合同;若无法修改,则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