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满时,陈某出于哺乳期,劳动合同是否应当续延到哺乳期结束?

更新时间:2018-07-13 19:07:29
问题描述:
陈某是我公司的员工,劳动合同期满时,陈某出于哺乳期,劳动合同是否应当续延到哺乳期结束?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65891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一、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违反《劳动法》;  依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第2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根据上述规定,劳动者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对于新上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根据《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3条第2款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即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而不能单独签定试用期合同。  
    二、单位通过合同约定规避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行为违法;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由此可见,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履行义务,不得通过任何形式逃避责任。因此,即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合同明确约定:单位不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或符合一定条件后再行缴纳;仍然不能规避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补缴。  
    三、试用期满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不能成立;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初次就业或再就业改变岗位的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时,一般会约定试用期,其目的就是给双方一个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考察期,一旦劳动者觉得单位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或者单位认为劳动者不符合其录用条件,双方均具有法定解除权,即可以随时要求终止劳动关系。但是,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滥用法定解除权的行为,而且从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角度出发,《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单位行使解除权的时间,因此造成一些单位认为其可以随时以“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尤其在本案中,单位与劳动者只签定了《试用期合同》的情况下,试用期满,双方之间已经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单位以“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如何确定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有明确规定,“对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若超过试用期,则企业不能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2018-07-13 19:02:5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66243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1、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的,如劳动者还在单位工作单位也接受认可的,或者像你这样在哺乳期内的,可视作原劳动合同延续,你和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女职工在哺乳期内,单位原则上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
    3、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单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你和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到期自然终止劳动合同的都有相应经济补偿金
    2018-07-13 19:05:53
    点赞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38246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合同到期后,有三种处理方式,分别有不同的法律后果:
    1、可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续签劳动合同。
    2、如果职工主动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双方劳动关系解除,职工不能拿到经济补偿金。
    3、如果是用人单位不愿意与职工续签劳动合同的,则应该向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后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018-07-13 19:07:29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劳动合同纠纷 3915
且在哺乳期内,请问用人单位可以不续签劳动合同,顺延至我哺乳期结束自动终止劳动合同吗?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在哺乳期的时候劳动合同到期了,请问是不是应该顺延?
您好,哺乳期劳动合同到期赔偿如下:劳动合同到期时,女职工处于一年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不是续签)至一年哺乳期结束,然后双方再决定是否续签。如果单位不续延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陈某是我公司的员工,劳动合同期满时,陈某在休产假,劳动合同是否应当续延到产期结束?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合法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和内容合法。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非全日制用工外,都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哺乳期劳动合同期满
哺乳期内单位如果解雇你属于违法,可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今公司想要解雇我。是否应该给予补偿?
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是没有经济补偿的,但是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某些违法行为而解除劳动合同,就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始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否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呢?
可以请求双倍工资,但需先搜集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条、社保记录等,再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提前告诉她我要离职了,我可以直接请假一个月到离职那天?
您好,员工主动要求辞职,一般需提前一个月书面申请,单位一般不提供补偿,但支付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迫离职的通知还需要工作吗?
需要通知员工办理离职手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丢弃员工个人劳动用品拒绝赔偿,公司:广东嘉利车灯有限公司
员工在维权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法律途径。首先,可以向公司提出正式索赔要求,并保留相关证据。其次,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介入调查。此外,还可以依据《劳动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个人与公司合作合同的事,以及解决合同的事。
公司和个人合同纠纷怎么处理,要视个人与公司所签订合同的性质而定,如果双方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则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决纠纷,按照仲裁前置程序,先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迟迟不续约,怎么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
合同到期后公司不续签的,只要在合理的期限内提前通知劳动者即可,如果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规定为三十日或者三日,则按其规定。法律对此没有强制性规定,只要在合理期限内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事情是这样的:2022年我应聘一家单位,经过院务会同意录用(有会议纪要),同月考上了外出学习的机会,
法律分析:不管领导同不同意,只要提前30天告知了他们要辞职这件事,他们就得在这30天内找顶岗人员,然后及时的跟你进行工作交接,时间一到就可办理离职手续。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任涌律师
近期帮助 97893 人
我朋友威胁我如果不把公司里的钱分一些给他,他就做空公司,我可以起诉他朋友把钱追回来哇
2分钟前
齐晓玲律师
近期帮助 3184 人
物业公司不给分包公司结算服务费怎样起诉
2分钟前
张杰律师
近期帮助 40729 人
拿公司东西卖犯什么罪
3分钟前
朱银芝律师
近期帮助 25811 人
我是装修师傅和业主签订了合同,并支付了预付款,现在业主不想装了,要求我退款,我可以不退吗?
4分钟前
朱银芝律师
近期帮助 25811 人
小学生打架把别人牙齿打掉了
5分钟前
齐晓玲律师
近期帮助 3184 人
非婚生子女已经落户在爷爷名下了现在要迁到妈妈名下,结婚证出生证都有了,还需要亲子鉴定吗
5分钟前
吴佳炫律师
近期帮助 1496 人
没有签劳动合同,上班没有打卡记录,辞职没有书面辞职,可以要求公司赔偿吗?
8分钟前
吴国公律师
近期帮助 35603 人
如果对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的执行异议作出的裁定不服,如何向法院上诉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