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是规定试用期辞职提前3天提出申请吗?我跟单位签的劳动合同里写明提要提前30天辞工才有工资,请问单位的劳动合同合理吗?

更新时间:2019-03-06 10:43:27
问题描述:
劳动法是规定试用期辞职提前3天提出申请吗?我跟单位签的劳动合同里写明提要提前30天辞工才有工资,请问单位的劳动合同合理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62878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试用期内提前三天,试用期后提前一个月书面申请就是合理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应当一次性及时结算工资,你可去劳动局投诉公司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依法维权
    2019-03-06 10:33:53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42057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辞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是合法的,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不过劳动者要留存好按规定辞职的证据。如果用人单位因此扣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可以再要回工资
    2019-03-06 10:36:3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20396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1、首先,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就您的情况看,单位除了培养费以外不能举证存在其它损失,因此劳动仲裁委依据劳动合同条款裁决支付赔偿金的依据不充分。理由是:劳动合同中并没有明确约定提前解除应当支付违约金。虽然有“应赔偿单位因培养造成的损失,金额为:1)合同期月平均公司的三倍,2)本协议任期未满期间每月500元”这句话,但同时有“因培养造成的损失”的字眼,我对本条的理解是属于培训费赔偿的约定,后面“1)合同期月平均公司的三倍,2)本协议任期未满期间每月500元”是对培训费赔偿方式的约定,应理解为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
    3、按照原劳动部的规定,要求培训费赔偿必须是用人单位实际出资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且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下才受支持。但如您所说的,既然不存在技术培训,当然无需向单位支付所谓的培养赔偿费。建议您到法院起诉。
    2019-03-06 10:42:05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2914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用人单位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不得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劳动者辞职,如果是正式员工需要提前一个月书面向用人单位提出,如果尚在试用期,提前三天向用人单位提出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第二十五条 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19-03-06 10:43:2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规定试用期员工辞职提前三天书面申请即可,公司给的试用期合同上写的辞职要提前一个月,这样的规定合理
找一下单位有无下列情况,依此为由就没事了。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显示试用期内提前7天提离职,还是按劳动法提前3天提离职就行?
产生劳动纠纷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只签订了试用期合同,期满之后离职是按试用期离职的提前3天提出,还是按正式劳动合同提前30天离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明,它可以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权益。那未签订劳动合同该怎么办呢?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与风险有哪些?  用人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辞职要提前三天,我上班6天立刻口头提出辞职有没有工资?
公司规定职工需要离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其行为是合法的。劳动合同法也有相关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是公司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签劳动合同试用期辞职提前3天不给工资合理吗?
如果用人单位不签订达一个月以上,劳动者有权离职,不用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并可以要求从次月起,由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工资。工资,是劳动者的合法收入,无论劳动者什么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解除了劳动合同的证明书的详细书写方式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应包含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离职原因、解除时间等关键信息。选择书写方式时,可参照法律范本或咨询专业人士,确保内容合法合规,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二月离职,能找公司要年终奖吗?
您好,首先需要看公司对于年终奖的规章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如果确实对您的权利造成了损失,可以去当地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怀孕期间,该怎么办?
你可以到当地的劳动部门举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主人拖欠运费,老板扣司机工资合适吗?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维权时应注意收集整理必要的证据,如工作服、工资条、工牌证人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老家江西,在上海上班,还有探亲假吗
根据劳动法规定,职工享有探亲假的权利,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提前向单位提出申请,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单位规定、个人实际情况和探亲需求。若单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是临时工干了干了5天半想离职结果他要扣我工资合法吗?并且没有旷工其他违规行为。
不合法。可先与单位协商,要求支付应得工资;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仲裁院申请仲裁,提交相关证据,等待仲裁结果并执行;如仲裁仍无法解决问题,可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郭进律师
近期帮助 41104 人
户籍证明可以去民政局领证吗?
1分钟前
朗娜律师
近期帮助 1613 人
我的一个妹妹,她签订了劳动合同,今天在上班时晕倒了,单位就把她开除了,该怎么办呢
4分钟前
吴昭燕律师
近期帮助 25580 人
法院判决离婚,离婚后孩子随母亲生活双方互不联系。父亲欠的抚养费还能追回吗?
5分钟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275 人
电动车相撞,我逆行全责,私了后赔付对方一千多块,一个月后,站在让我赔付她的误工费,对方已经起诉
7分钟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275 人
半年多了判决书还未收到是怎么回事啊?
8分钟前
党东月律师
近期帮助 1617 人
别人的自行车让我骑,他的刹车失灵了,我的头在草旁边,我的腿在地旁边,我我的腿摔的不行了
8分钟前
左杰律师
近期帮助 8203 人
微信转错账问题
9分钟前
程智华律师
近期帮助 58988 人
赌博金额100万以上怎么判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