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把房子赠与儿子后,这个房子的财产还属于父母的共同财产吗

更新时间:2023-08-24 14:08:04
问题描述:
夫妻双方把房子赠与儿子后,这个房子的财产还属于父母的共同财产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145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结婚后父母赠与夫妻的财产如无约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1、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2、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2023-08-24 14:05:5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1414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婚后父母给予的财产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但是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房产赠与夫妻一方的,父母赠与的房产属于夫妻一方的受赠人,可以视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而夫或妻子的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这部分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由父母捐赠的,为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2023-08-24 14:06:11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93094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父母赠予子女的房产,一般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2023-08-24 14:08: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婚姻存续期间,父母过户给男方的房子,是否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婚姻存续期间父母过户房子是否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 但是
全部8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父母财产赠与子女后,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法律分析:是。共同财产,即法律上所认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拥有的财产。双方均有使用权的财产,可以是物质、资金、或抽象财产;在分配财产时按照国家规定利用同意度量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财产赠与子女后,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法律分析:是。共同财产,即法律上所认定的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拥有的财产。双方均有使用权的财产,可以是物质、资金、或抽象财产;在分配财产时按照国家规定利用同意度量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亲的财产赠与子女后,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男女双方结婚后父母给的财产一般是属于共同财产的。但父母明确表示系对其个人子女赠与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为夫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赠予子女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父母赠送的房产不一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则应当为夫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在儿子结婚后把房地产转让给儿子,是儿子夫妻的共同财产吗?
在我国,父母转让给子女的房产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转让的,并且没有明确说明归一方所有,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此外,夫妻共同财产还包括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后父母把房子过户给女方,现在闹离婚呢,过户的房子属于共同财产吗
您好,只要您父母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与您个人就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后房产本来两个人的名字,后面改成一个人,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么
1. 婚前个人购买的房屋,如果一直登记在自己名下,则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存续而转变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在婚后将配偶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则该房屋就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赠予子女的房产,属夫妻共有财产吗
父母赠予子女的房产不一定属夫妻共同财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在结婚之后的赠与的房产,除另有约定外,一般属于共同财产。若在结婚前赠与房产的,除另有约定外,应当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胥斐律师
近期帮助 2924 人
我爸爸在深圳有一套房子,他分给了我6层应怎么写呢
刚刚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31324 人
轻微伤拘留完还可以起诉吗
32秒前
郭胜钊律师
近期帮助 134 人
离婚后女方再婚并又生育一孩子,之前孩子的抚养权能给男方吗?
1分钟前
广东鹏尚律师
近期帮助 3664 人
我在抖音看直播可以封存轻微案底交了900块。现在主播已经把我拉黑了。
1分钟前
北京中盾沈阳律师
近期帮助 52854 人
您好,我父母是2018年和2019年去世的我想问一下有没有抚恤金
2分钟前
福建汇略律师
近期帮助 6835 人
外卖骑手在班次内摔倒,摔倒时不在线,这个属于工伤吗?
2分钟前
潘建华律师
近期帮助 9 人
村委建化粪池在我屋后外墙2米。臭气熏天。可要求折除吗?
5分钟前
叶律师
近期帮助 328 人
已理赔的交通事故,能再次找保险公司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