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是残疾人免税的说法正确吗?

更新时间:2023-09-09 12:12:07
问题描述:
公司法人是残疾人免税的说法正确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5411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企业有残疾人,可以申请免税,按照人头免税。
    1、首先,企业支付给残疾员工的工资可以从所得税中予以扣除,并且可以100%加计扣除,
    2、增值税、营业税: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由税务机关按单位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实际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年可退还的增值税或减征的营业税的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单位所在区县(含县级市)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6倍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每人每年3.5万元。
    3、最后,雇佣残疾员工达到规定比例,可以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各地还有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优惠政策,各企业还需具体和地方残联或地税咨询。
    法律依据:《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征管办法的通知》
    一资格认定
    (一)认定部门申请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超过25%(含25%),且残疾职工人数不少于10人的,在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前,应当先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福利企业的认定申请。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等集中安置残疾人的用人单位,在向税务机关申请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前,应当先向当地县级残疾人联合会提出认定申请。申请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其他单位,可直接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
    (二)认定事项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应当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五条第(一)、(二)、(五)项规定的条件,对前项所述单位安置残疾人的比例和是否具备安置残疾人的条件进行审核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审核认定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真伪,分别由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门进行审核。具体审核管理办法由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分别商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三)各地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在认定工作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向申请认定的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认定部门向申请认定的单位收取费用,则本条第(一)项前两款所述单位可不经认定,直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
    二减免税申请及审批
    (一)取得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单位(以下简称“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纳税人,出具上述部门的书面审核认定意见;
    2.纳税人与残疾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副本);
    3.纳税人为残疾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
    4.纳税人向残疾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实际支付工资凭证;
    5.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不需要经民政部门或残疾人联合会认定的单位以及本通知第一条第(三)项规定的单位(以下简称“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纳税人与
    2023-09-09 12:10:15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9088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残疾人免税政策2020年:残疾人提供的劳务的公司,免征营业税。民政部门办的福利工厂,安置残疾人员数量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的,所得税免征。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但是未达到35%的,征收所得税减去一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2023-09-09 12:10:42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4845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是的。残疾人创业也是受到国家大力支持的,国家政府也会根据其情况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以及条件。在我国就有针对于残疾人创业,残疾人工作的大力支持,那就是公司法人是残疾人免税。
    1、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2、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残疾人可以享受创业扶持,最高2万元;租赁场地方面可再享受场地租赁费扶持,最高2万元;  
    3、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并取得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残疾人,可享受1万元扶持;场地租赁费用方面可享受1万元的扶持; 
    4、进入市场从事个体经营或由街道(乡镇)、社区安排,在社区内从事个体经营或便民服务的残疾人,按照最高不超过5千元的标准享受扶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四条 国家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经营的产品、项目,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并根据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生产特点确定某些产品由其专产。
    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
    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
    对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2023-09-09 12:12:07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残疾人注册公司免税吗
残疾人注册公司免税吗
企业法律顾问 6150
残疾军人作为公司法人免税相关
您好,您这边的情况,具体的咨询相关的单位了解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残疾人注册公司有没有免税
残疾人注册公司有没有免税
企业法律顾问 1075
企业残疾人多少可免税
企业残疾人多少可免税
申请免税 4864
私营非企业单位的法人是残疾人,税收减免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需要。残疾人开办公司的优惠政策: 1、残疾人的所得,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2、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3、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李建忠律师
近期帮助 31736 人
买到假货,是否是正品,就你过敏,我有正品给他卖的东西的对比图,他卖的100%是假的,怎么赔偿
56秒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6031 人
备孕可以领取失业金吗
5分钟前
合肥中盾所律师
近期帮助 6585 人
市场监管不立案,理由公司经营异常,找不到举报人,不立案
14分钟前
薛烨庭律师
近期帮助 580 人
你好,企业私自停交社保,违法吗?
14分钟前
韩留全律师
近期帮助 3679 人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合同补充协议
19分钟前
杨旭飞律师
近期帮助 6191 人
想咨询新房购买合同的一些事宜
19分钟前
邹连香律师
近期帮助 27883 人
保险合同变更,打官司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28分钟前
杨欣辉律师
近期帮助 13086 人
关于移动公司诈骗的起诉书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