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谤他人名誉,故意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8-31 17:54:00
问题描述:
毁谤他人名誉,故意捏造事实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42017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针对毁谤他人名誉、故意捏造事实的问题,最直接的回应是:
    毁谤他人名誉、故意捏造事实可能构成民事侵权甚至刑事犯罪。根据具体情形,责任形式和法律后果存在差异。

    若存在以下情形,法律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1. 若仅在小范围内传播虚假信息:可能构成民事侵权,需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
    2. 若通过网络、媒体等公开方式广泛传播虚假信息: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诽谤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3. 若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或经济损失:除民事赔偿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
    4. 若能证明信息属实或出于善意误传:可主张免责或减轻责任,但需提供充分证据。
    5. 若受害人未及时主张权利:可能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2025-08-31 17:49:37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70538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毁谤他人名誉、故意捏造事实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具体适用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该条同时规定,此类犯罪一般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但若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则可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结合本案情形,若行为人通过社交平台、微信群等公开渠道散布不实信息,导致受害人社会评价显著降低,且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诽谤罪;若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则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因此,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综合传播范围、持续时间、影响程度等因素。
    2025-08-31 17:50:04
    点赞
  • 人格尊严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90161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面对毁谤他人名誉、故意捏造事实的情况,以下是几点实用的行动建议:
    1. 及时收集和固定证据:包括截图、录音、视频、聊天记录等能证明诽谤内容及传播路径的材料,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向平台投诉并要求删除信息:若诽谤内容发布于社交平台、论坛等网络空间,可向平台投诉并请求删除、屏蔽相关内容,防止进一步扩散。

    3. 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提起民事诉讼:若诽谤行为已造成严重后果,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行政处罚或刑事立案;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4. 申请名誉恢复措施:如要求行为人公开道歉、在相同传播渠道发布澄清声明等方式,帮助恢复名誉。

    选择具体解决方案时,应重点考虑诽谤行为的严重程度、传播范围、是否造成实质性损害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

    如您目前正面临类似问题,建议尽快联系专业律师,获取个性化法律支持。
    2025-08-31 17:52:0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45514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毁谤他人名誉、故意捏造事实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
    1. 民事赔偿风险:例如,某市民因在微信群中散布不实信息称邻居为“诈骗犯”,最终被法院判令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2. 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风险:如某网络博主发布虚假文章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后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若情节严重,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3. 名誉反噬风险:诽谤他人者若被反诉成功,可能面临社会评价反转,自身名誉受损,甚至影响职业发展。

    综上,故意捏造事实进行诽谤的行为不仅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也可能对自身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2025-08-31 17:54:00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认定恶意串通
如何认定恶意串通
民事法律行为 1361
被人恶意造谣,颠倒黑白,名誉罪
被人恶意造谣、颠倒黑白侵犯名誉权,可先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若对方拒绝,可收集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害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国家五险一金缴纳标准
国家五险一金缴纳标准
五险一金缴纳
捏造事实诽谤毁我名誉怎么办
针对捏造事实损害名誉的诽谤行为,受害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若情节较轻,通过民事诉讼索赔;2. 若情节严重或涉及公共利益,应提起刑事诉讼;3. 受害者需收集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诽谤造谣泄露个人信息,损害个人名誉
你好,保留好证据可以起诉侵权
全部7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是哪些罪
捏造事实贬损他人名誉可能涉嫌多种犯罪,如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等。处理方式包括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获取针对性的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故意捏造诋毁他人名誉?
1. 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的行为。 2. 该行为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他人诽谤,捏造事实?
区分正当言论与诽谤行为时,关键在于是否捏造事实。正当言论基于事实进行评论或批评,而诽谤则是故意捏造或篡改事实以损害他人名誉。若发现言论基于事实,则为正当;若查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捏造事实,污蔑他人
你好,可以协助处理的哦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损毁名誉捏造事实诽谤?
被损毁名誉捏造事实诽谤后,您可以要求诽谤者承担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若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您还可以要求诽谤者承担刑事责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恶意串通要如何认定
恶意串通要如何认定
有组织犯罪 18481
恶意串通怎样认定
恶意串通怎样认定
民事法律行为 895
有人捏造事实损害我的个人名誉
收集、提供证据,可以起诉维权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恶意串通该怎样认定
恶意串通该怎样认定
民事法律行为 410
有人背后造黄谣,诋毁我,捏造事实?
收集证据来证明对方的造谣行为时,你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保留与造谣内容相关的所有记录,如聊天记录、短信、邮件等。其次,寻找可能的目击者或知情者,并获取他们的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营业执照几天能到手
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乡村道路不修怎么投诉
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租赁房屋合同违约金最高多少倍
6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就是成年人用驾驶证租了车然后让未成人去开了然后发生事故怎么办
7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但商家并未提前明确告知消费者,商家并没有对条款做到加粗,这种情况我可以起诉商家吗
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私盖单位公章!但盖章的文件是公司领导发过来的
1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被小象超市站长注销账号还算我急辞如何维权
1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318182 人
保险不要钱为啥还要每月在费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