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及债权有时效期间吗

更新时间:2021-06-22 15:38: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很多人总会把物权及债权一起相提并论,债权是一种民法上的权利,和物权不同的是,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那么物权及债权有时效期间吗?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来告诉你们吧。
物权及债权有时效期间吗

一、物权及债权有时效期间吗

即不是诉讼时效,更不是除斥期间

根据民法典,债权请求权才适用诉讼时效,而典质权是保证物权,因此,认为典质权适用诉讼时效有违民法典。

除斥期间是针对形成权而言的,因此,典质权也不适用除斥期间。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后,动产典质权消灭,不动产典质权注销登记消灭。而不是丧失胜诉权。

二、物权受到侵害时怎样做

(1)和解。和解是指物权人与加害人双方主动就受侵害的物权的恢复问题达成一致,以自力自救方式解决权利争议问题。

(2)调解。调解是指双方争议出现后,由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居中进行调解,以协商方式解决矛盾与纠纷。这里的调解是一种民间性质的调解,与诉讼过程中由法院主持的调解不同。但无论是民间调解还是司法调解,都要坚持自愿原则,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或调解后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3)仲裁。仲裁是指经当事人申请,将争议交由当地的仲裁委员会依照仲裁规则进行裁决的行为。进行仲裁,必须经当事人协议申请,不能强迫。

(4)诉讼。如果上述的解决方式无法解决双方的争议,或者物权人不愿以上述方式解决争议的,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请求以国家强制力来保护物权。诉讼请求是向法院提出的,即当事人通过请求司法机关,希望通过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来保护物权人的利益。

撤销对抗善意第三人,在法律上有绝对效力。

三、担保物权生效条件

1、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

因抵押权是不移转标的物占有的,而质权是以移转标的物占有为成立要件,所以在设定抵押权后,抵押人得将标的物再用于质押,成立质权,因为于此情形下,后设定的质权无害于抵押权。

2、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

抵押权与留置权竞合的发生有两种情况:

(1)先设定抵押权而后成立留置权。

因为先设定抵押权后因标的物不移转占有,所以在抵押人将抵押物交由他人占有时,在具备留置权的成立条件下可在抵押物上再成立留置权。

(2)先成立留置权而后设定抵押权。

通过上面的文章可以知道物权及债权有时效期间吗,大家要对物权与债权的区别分辩清楚,因为两者无论在原则上还是含义上都是不一样的,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们,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到找法网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他们很乐意地为你们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物权债权化和债权物权化
哪个例子是债权优于物权吗
物权具有优先力和追及力,债权只有追及力
物权和债权一般是物权的法律效力优先,债权是指因为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其他的法律规定,权利人享有的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物权与债权的区别
债权人代位权
担保物权是债权还是物权
你说的是甲方业主的建设工程抵押担保吗?还是施工方的履约保函
物权有诉讼时效吗
你好 按照法律的规定,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原约定一年还债,三年半未还,过了时效期吗?
三年后已过时效。建议及时通过相应行为中断诉讼时效,详细可以致电咨询。
物权有诉讼时效吗
物权原则上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你们可以向法院起诉他侵权,最好请律师代理,可联系我。
农村买院子夫妻一方签字可以吗
最好是夫妻双方都到场签字,尤其是房本上写着卖方夫妻两个人的名字,更应该双方到场签字,避免以后产生纠纷
房子过户给妻子要啥费用
婚内房产过户给妻子的流程是带着身份证明、房权证、户口本、结婚证、过户确权审批表等材料到房管部门办理,夫妻间的过户属于共有财产变更,只要工本费,不需要交税。 结婚
婚前买房,应该收什么税?
建议问房产管理部门
农村房子,爸爸去世,房子是妈妈的,过户给名下子女,是否要全部的子女同意签字
你好,房屋所有权人有权过户给任何人,买卖房屋时,房屋所有权人签字即可
我姐去世了,娘家可以起诉分房产吗
应该到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也就是你所说的这个房子的所在地的法院去起诉。会需要例如身份证明、父母死亡证明、关系证明、被继承人财产证明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