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一般分为哪几类

更新时间:2022-01-21 19:20: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需要设立不同的物权,如为了担保某项债务,我们需要设立担保物权等。但是法律规定我们当事人不能创设新的物权,只能按照法律规定设立。那么物权一般分为哪几类呢?以下就由找法网小编给大家讲解关于物权的知识吧。
物权一般分为哪几类

  一、物权一般分为哪几类

  (一)自物权和他物权。

  这是根据物权的权利主体是否是财产所有人来进行分类。自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自己所有的物享有的占有、使用、受益、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唯一的自物权种类。他物权,是指非所有人根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对他人财产享有的物权,也称为限制物权。

  (二)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根据设立的目的不同,他物权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是以物的使用、受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他物权。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担保物权,是以保证债务的履行、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设立的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都是担保物权。

  (三)主物权与从物权

  根据物权是否从属于其他物权而存在的不同,物权可分为主物权与从物权。

  主物权,是指本身能单独存在,不需从属于其他权利的物权。

  从物权,是指从属于其他权利,并为所从属的权利服务的物权。

  (四)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根据物权标的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可以把物权分为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

  以动产作为标的的物权是动产物权。

  标的是不动产的物权为不动产物权。

  二、物权的含义和特征

  物权是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控制特定物体,享有其利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物权的特征有:

  1、物权是支配权,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控制的权利;

  2、物权的绝对权,物权的权利人是特定的,义务人是不特定的,义务内容是不作为的;

  3、物权是财产权,物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权利,直接体现在财产利益上;

  4、物权的对象是物;

  5、物权具有排他性,物权的权利人可以对抗所有不特定的人。

  三、物权法定原则

  所谓物权法定原则,亦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种类与内容只能由法律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种类法定,即哪些权利属于物权、哪些不是物权,要由民法典和其他法律规定,旨在强调物权必须由法律规定而不得由当事人随意创设。二是内容法定,即物权的内容必须由民法典和其他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创设与法定物权内容不符的物权,也不得基于其合意自由决定物权的内容。

  综上所述,根据物权的内容、权利主体、物权标的、设立目的等可以将物权分为四类,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内容,根据我们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设立物权。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给大家解答的关于物权一般分为哪几类的相关知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财产纠纷大概分为哪几类呢?
离婚的财产纠纷有: 1、因财产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属于共同财产而引起的纠纷; 2、因财产分割而引起的纠纷; 3、因财产给付、接受等履行方面事宜而引起的纠纷; 3、
户口性质分为哪几类,我们国家规定的户口性质总共分为哪几类?
按国家相关规定,早期,我国户口性质只有两种: 1、农业户口; 2、非农户口。 农业户口比较庞大,也比较单一。而非农户口虽然少,但成份复杂。非农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他名下的房屋转让是否有期限?
你好,需要办理继承公证后过户,然后再出售
怎么办理才能,完了现在我办房产证办到我的名下,是和别人换的,我那个房子吧?
房产过户需准备房产证、身份证、协议书等材料,按当地房产局要求提交申请。若材料齐全且符合规定,可办理过户。若材料不足或存在争议,需补充或协商解决。选择办理方式时,
委托办理房产证书模板。
委托办理房产证常见处理方式为签署书面授权委托书,并办理公证。选择时需考虑代理人信誉、能力,确保委托事项合法,并明确双方权责,以保障自身权益。
我是自家老房翻新,邻居无故找茬不让盖
作为房屋翻新者,确保建筑行为合法合规至关重要。首先,你应确保翻新计划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土地使用等相关法律法规。其次,获取必要的建筑许可和批准,按照批准的范围和要
房产证上爷爷奶奶爸爸的名字都有孩子了可不可以读书
孩子入学通常与房产证上的名字关系不大,关键看是否符合当地学区划分和入学政策。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了解当地入学政策,确认是否符合条件;2)若不符合,可尝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