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协议确定监护人有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21-01-27 09:41: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而言,监护人是很重要的,可以对他们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监护人的确定在我国法律中也有所体现,那么民法典关于协议确定监护人有哪些规定呢?接下来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关于协议确定监护人有哪些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协议确定监护人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条规定,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一方面允许适格的监护人以协议方式,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监护职责进行分配;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协议结果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当被监护人是老年人时,其配偶年纪可能也已经很大了,监护能力较为有限。如果按照法定监护的顺位,配偶为第一顺位,此时如果加入意思自治要素,解决法定监护顺序僵化、死板的缺陷,使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和监护双方的主观意愿得到充分考量,作出最为合理的监护人选任安排。通过协议方式确定由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承担监护职责,无疑是一个更为合理的选择。

  二、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内止其受到人身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4、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应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实施不法行为。

  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6、代理监护人进行诉讼。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有争议时,由监护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活动,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怎样确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对未成年人确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在确定监护人时,可以由法律所规定的的具有监护人资格的人协议,商定出最终的监护人,它们所确认的监护人应当征得被监护人的同意。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解答的民法典关于协议确定监护人有哪些规定及相关问题,如果您对于监护人的知识还存在疑问,可以来找法网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监护人责任义务有哪些方面的规定
监护人需承担代理、保护等责任。具体表现为:1. 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 保障被监护人的财产安全,防止受到侵犯;3. 重视被监护人的生命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监护人责任法律规定有哪些条款
法律明确规定了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及管理被监护人财产。监护人需依法履行这些职责,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关于监护人
关于父母遗嘱指定监护人之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父母可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具体操作:1. 在遗嘱中明确指定监护人;2. 如有争议,向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申请指定;3. 对指定不服,可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民法典中规定的监护人有哪些职责?
监护人职责广泛。需保护被监护人健康,照顾生活起居,管理财产,代理民事活动及诉讼等。遇具体问题时,应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妥善履行监护职责,确保被监护人权益不受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有哪些,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选择,首先考虑配偶,其次是父母、子女,再是其他近亲属,最后才是其他个人或组织。选择时需考虑监护人的能力、意愿及被监护人的最佳利益,确保被监
离婚后遗嘱指定监护人的规定是哪些?
离婚后遗嘱可指定监护人。操作包括:1. 确保遗嘱合法,明确指定监护人;2. 遗嘱公证,增强法律效力;3. 如有争议,可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不同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民法典对监护人资格的规定有哪些
监护人资格由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监护人首选父母,成年人则首选配偶。若法定监护人无法履职,可通过协议或法院指定确定监护人,以维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
如何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有哪些法律规定
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需依法操作。1. 确认监护人存在违法行为;2. 由具备监护资格的个人或组织,如居民委员会等,向法院提出申请;3. 法院审查并裁定是否撤销监护
哪些是法定监护人,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法定监护人主要是父母。具体操作上,父母应通过日常照顾、教育等方式履行监护职责。若父母无法履行,需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法院将考虑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的顺序和
法定监护人证如何去办理,法律有哪些规定
法定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如下: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的父母应被认定为法定监护人。然而,在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应由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