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3-01-18 11:10: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是根据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包括物质损失和人身损害,人身损害的赔偿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若是造成死亡的,还有死亡补偿费等其他合理费用。
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

  一、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

  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如下: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找法网提醒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3.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4.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

  二、人身损害赔偿具有什么特征

  人身损害赔偿的特征有:

  1.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只能是公民,法人不能构成人身损害赔偿的受害人;

  2.侵权行为的客体包括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

  3.人身损害赔偿赔偿的不是人身伤害或死亡这一损害事实的本身,而是这种损害所造成的财产的损失。

  三、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规则是怎样的

  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规则如下:

  1.全部赔偿原则,即侵权行为人对因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损偿责任的大小,应以其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实际损失为依据,予以全部赔偿。

  2.限定赔偿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的侵权损害。

  3.惩罚性赔偿原则,主要适用于侵犯知识产权和产品责任

  4.衡平原则,即在确定侵权损害赔偿范围时,应考虑诸如当事人的经济状态等因素,使赔偿责任的确定更公平、公正。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
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
侵权损害赔偿知识
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
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规则
侵权损害赔偿的赔偿规则
侵权损害赔偿知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法典侵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侵权行为需担责。处理方式有:1.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达成和解;2.调解,通过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仲裁,由仲裁机构裁决;4.诉讼,通过法院解决争议。各
民法的侵权损害赔偿金的规定
民法的侵权损害赔偿金的规定主要是根据实际损失来确定的。在版权侵权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明确版权所有人的实际损失,那么就按照损失来赔偿;如果不能确定实际损失,则会考虑
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有什么
侵权损害赔偿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实际情况。如果能够确定受害者的实际损失,那么赔偿就会基于此进行;如果不能确定,则会根据侵权者所获得的利润来计量。如果两者都无法确定,
民事侵权财产损害赔偿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事侵权导致的财产损失赔偿流程如下:首先确定损失范围,包括直接和间接损失;然后双方协商确定赔偿数额和方式;若协商无果,可申请调解或提起诉讼;最后法院根据实际情况
侵权责任赔偿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赔偿法律规定
侵权责任一般规定
商标侵权赔偿标准法律规定
商标侵权赔偿的计算基础是实际损失。若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参照侵权人的获利情况或商标许可使用费用。对于恶意侵权行为且情节严重的情况,赔偿可加倍。在处理过程中,应
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
侵权责任中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
侵权损害赔偿根据实际情况定。若能确定实际损失,按此赔偿;若不能确定,则按侵权所得计算;若两者都无法确定,法院可酌情判决50万以下赔偿。及时处理可避免进一步损失和
关于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的
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该条规定了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包括根据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以及法院根据侵权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概念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概念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民法典中侵权损害赔偿有哪些
侵权损害赔偿根据实际情况定。如能确定实际损失则依此赔偿;无法确定时,可按侵权人违法所得计算;若两者都无法确定,可由法院根据侵权情况裁定赔偿额,最高不超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