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特殊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06-25 10: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时效问题一直是当然维权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再狠多诉讼案件中,一旦过了时效,再申请法院受理是得不到保障的,因此也只是权力存在而已。那么对于申请的劳动争议的仲裁,其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特殊规定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内容。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特殊规定有哪些

  1、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特殊规定有哪些

  2、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福利待遇以及返还定金、保证金或者抵押钱物等争议,以用人单位承诺支付或者返还期限届满之日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用人单位未承诺的,以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3、因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4、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待遇的,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待遇之日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生效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仍未就工伤待遇支付达成协议的,鉴定结论生效之日视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有哪些

  1、受理、立案及开庭

  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后,受理的仲裁委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同时出具相关书面通知书,仲裁委通知当事人来签收或通过邮寄等方式来送达上述通知书。

  如果受理成功,一般会向申请人送达受理通知书等材料,想被申请人送达应诉通知书等材料。

  2、开庭过程

  仲裁开庭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

  (1)由仲裁员宣布开庭,然后当事人陈述身份,仲裁员宣读庭审纪律、权利义务、是否要求组庭人员回避等条款。

  (2)申请书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及理由。陈述完毕后由被申请人答辩,答辩可书面也可口头。

  (3)举证、质证环节。举证按照先申请人后被申请人的顺序进行,质证按照先被申请人后申请人的顺序进行,质证时,双方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发表说明、质疑和辩驳。

  (4)仲裁员提问,当事人相互提问。仲裁员归纳案件焦点,然后由双方当事人互问。

  (5)当事人做结案陈词。

  3、撤诉、调解、裁决、法院

  撤诉:仲裁委立案后,当事人在案件审理终结前,达成协议的,申请人可以向仲裁委书面提请撤诉申请,仲裁委据此作出撤诉的法律文书。

  调解:庭前、中、后,仲裁委都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成功的会制作调解书。

  裁决:调解不成功的,仲裁会做裁决处理,一般情况下,仲裁委会在受理之日起算的45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的,可以延期15日期限)。超过期限的,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仲裁委可以继续处理,直至案件终结。

  法院:超过审理期限,一方当事人不同意继续审理的,由不同意的一方上交书面终止申请书,仲裁委据此作出终止审理的决定书,当事人可拿仲裁决定书在规定期限内(十五日)上诉人民法院。

  三、劳动争议仲裁是否收费

  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特殊规定有哪些、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有哪些以及劳动争议仲裁是否收费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法律仲裁时效
劳动法律仲裁时效
劳动仲裁时效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法定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在时效期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 如遇时效中断,重新计算时效期间。3. 如因不可抗力等未申请,时效中止,原因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仲裁的时效性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仲裁时效期为一年。期间内可向仲裁委申请,超出则权利不受保护。若遇不可抗力等,时效中止,消除后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的报酬争议,终止后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期间的严谨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提供劳动合同等证据;2. 劳动报酬等争议,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等;3. 工伤等争议,提供医疗证明、工伤认
劳动仲裁申请时效的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注意时效起算、中断和中止情形,及时申请。中断后时效重新计算,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报酬争议,终止后一年内提出。
关于劳动合同仲裁时效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为一年。具体操作:1. 在时效期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2. 如有中断情况,如主张权利等,时效重新计算。3. 如因不可抗力等未申请,时效中止,
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之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权利被侵害日起一年内提起仲裁;2. 注意不可抗力等中止情况,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3. 把握请求权利救济等中断时机,中断后时效重
民法中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
仲裁时效一年,注意起算点。时效中断,重新起算;中止则原因消除后继续。具体操作:1. 权利被侵害后及时申请仲裁;2. 如有中断情形,如主张权利,重新起算时效;3.
仲裁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仲裁时效一年。在时效内,应收集证据,向仲裁委申请仲裁。不服裁决的,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逾期未处理,将丧失法律救济机会,影响权益保护。
申请劳动仲裁多长时间能开庭,有哪些相关规定
劳动仲裁开庭时间不定。一般案件45日内结案,复杂案件可延期,但不超过60日。逾期可向法院起诉。具体操作:1. 提交劳动仲裁申请;2. 等待仲裁庭受理并安排开庭;
劳动仲裁的仲裁时效多长时间,怎么规定
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在时效内应尽早申请,确保权益。若劳动关系存续,因拖欠工资争议,可随时申请。劳动关系终止后,需一年内提出。申请时需准备充分证据,明确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