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公司开具劳务发票怎么做账

更新时间:2019-11-25 11:09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劳务费一般指人工费,简单说就是你公司请公司以外的人为你公司服务的费用,例如物业管理、装卸搬运、修缮维护以及临时雇佣等,按照所从事的工作分别归入相应的科目核算。那么,劳务公司开具劳务发票怎么做帐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做详细介绍一下。

  一、劳务公司开具劳务发票怎么做帐:

  (一)需要交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如果以个人名义开,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营业税率为5%,城建税为营业税*5%或7%(市级为7%县级5%),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3%。个税为劳务费*2%。

  (二)会计分录可以一次做

  (三)因为是分包,所以是给总包开劳务费得发票,做账: 借:应收账款——XX(总包方名称) 贷:主营业务收入——XX(劳务项目名称) 计算缴纳营业税=发票所载金额X营业税税率5% 计提工资: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建筑工程行业,劳务费问题

  1、税金由业主代扣代缴

  (1)业主缴纳税款后将税票交给各分包单位做账(该税票的单位名称栏必须写明分包人的名称,右下角要有机打的“代扣代缴”几个字)

  (2)若税票上没有明确写明是哪些分包单位的名称的,则由业主所属税务部门为各分包单位开具完税凭据或税款分割单。

  2、一般情况下,一个工程只准许分包一次,不能分包后再分包,层次只有三层,就是业主方(开发方)、总包人、分包人。总包人和分包人都只承担自己所得部分收入的税款,注意这里所说的是承担税款,并不一定是缴纳人,纳税人和缴纳人是两个概念。

  3、那天你说的分成700万元的材料和300万元的人工,是不可以的,性质发生了变化。B公司是劳务公司,如果他有国家认定的劳务资格,就可以按建筑业征收3%的营业税,而不是按5%缴纳;C公司只承担材料,就是销售行为了,和建筑业无关,相当于A公司向C公司购买材料再找B公司建设。

  4、建筑业的营业税不是用发票抵的,可以用发票抵应税收入的只有几个行业:运输业,旅游业。可以按抵扣后金额交税的不一定都是用发票来抵的。

  5、劳务并不都是按5%缴纳营业税。建筑劳务费公司有国家认可的资质的,可以按3%缴纳。

  根据新细则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那么对你公司而言,是可以差额纳税的。但要注意开具发票的问题:

  首先你要要求B向你公司开具300万的发票进行分包工程结算,B按300万元营业额缴纳营业税。然后你公司将分包开来的发票进行营业额抵减并申报纳税(按1000-300万元的计税营业额缴纳营业税),并同时向A开具1000万元的发票进行工程结算。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务公司开具劳务发票做帐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若您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找法网上免费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务派遣公司发票开具劳务工工资可以免税吗?
这个还是根据每个公司自己的需要进行开具的
侵权责任法赔偿如何计算
侵权责任法赔偿如何计算
侵权责任法赔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您好,问问劳务发票开具的风险
劳务发票一般由收款方开具;开具的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的专用章。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什么是劳务发票
什么是劳务发票
劳务发票资讯
劳务发票开具了几个月,公司不付钱
法律分析:你可以拨打12333电话投诉,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如果投诉没有效果,你可以搜集证据申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如果对裁决不服,还可以向当
劳务派遣劳务发票可以跨省开具?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这种用工形式通常
劳务发票怎么才能开具?
您好, 第一,一般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应该足额支付您工资,并且不能在工资发放上给您设置额外的义务; 第二,如果确实需要的话,则需要公司与机关单位协商; 第
全额开具劳务发票劳务公司如何纳税
能开,但是必须注明相关项目。如有其它疑问,欢迎来电或当面咨询。
劳务派遣发票应该开具什么名称?
可以协商解决,不行的话,那么可以到你当地的劳动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