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工资是强制需要发的吗

更新时间:2018-12-12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工龄工资这样的说法,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在自己的公司里并没有工龄工资这样的说法,同时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也并没有告知存在工龄工资的问题。那么,工龄工资是强制需要发的吗?现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工龄工资是强制需要发的吗

  1、工龄工资的分配标准因应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异,各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及经济实力,制定合理的工龄工资分配标准,但应遵循“企业工龄工资标准高于社会工龄工资标准“、“企业工龄工资标准与员工边际贡献率挂钩“两项原则。

工龄工资是强制需要发的吗

  2、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以及不同标准的划分年限亦可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但政策制定后,应在较长时期内统一贯彻实施,以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3、少数社会工龄偏长的员工,因其工龄工资短期内有所降低,可能对此政策持反对意见。但就企业整体而言,企业工龄工资有增无减,所以该政策会得到多数员工的支持。

  二、目前企业工龄工资情况

  企业执行工龄工资的政策各不相同。少数企业觉得工龄工资所占比例小、意义不大,干脆不设置这项政策;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政策呈"线型",即确定X元/年的标准,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规定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

  "线型"工龄工资政策计算简单,统计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1、 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

  以前的企业多是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多在国企之间,因此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不大。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也高了起来,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企业工龄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2、 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

  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不断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

  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3、 在标准不高的情况下,拉不开工龄工资的差距

  不少企业工龄工资的标准较低。有的参照国家机关,标准仅为1元/年,按此标准计算,一个在企业工作了二三十年的老员工与新员工工龄工资总额仅相差二三十元,工龄工资好似一项摆设,其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金额不是很高。工龄工资是强制需要发的吗,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工龄工资是不是强制性的公司必须给的
如果企业实行年薪制的,应当每月预付工资,年终结算,绝对不可以在年度结束后才支付。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
工龄工资每年多少
工龄工资每年多少
劳动合同纠纷
工龄工资放入绩效工资不给工龄工资算不算克扣工资
绩效工资算月收入。工资的组成包括工资、薪金、加薪、绩效、劳动分红及各类津贴、补贴等劳动收入。用人单位需要根据合法制定的考核制度对劳动者发放绩效工资。如果没有考核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龄工资工龄工资150。如何辞职?
15年工龄辞职的按照以下处理:主动辞职的没有补偿;依法辞退的补偿员工15个月的工资;违法辞退的补偿双倍;员工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补
工龄工资与工龄,视同缴费工龄给工龄工资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中依法约定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约定的工资不得低于所在地政府公布的本年度最低工资标准。 未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
有没有民事纠纷拘留史,对孩子考公务员有没有影响?
法律分析:父亲拘留几天对孩子一般没有什么实际影响。但是孩子如果要考公务员的话,政审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政审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政审
不按导向车道行驶0扣分0罚款要去处理嘛
闯红灯了?需要看具体路段的
家长偷看孩子聊天记录是为了防止孩子早恋违法吗
法律分析:父母偷看孩子聊天记录,隐私等属违法行为.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