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否要求主观

更新时间:2021-08-25 15:36: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不当得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有些行为有可能会构成不当得利,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不当得利的行为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实现。那么不当得利是否要求主观?以下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当得利是否要求主观

  一、不当得利是否要求主观

  根据不当得利人的主观上是否是善意还是恶意,财产返还的范围会有所不同。

  对不当得利中的善意与恶意区分源于非给付不当得利中一种:

  1.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

  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领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晓的,自知晓之日起,成为恶意受益人。

  二者返还范围不同:

  1.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依性质或其他不能返还时,于现存利益范围内受益人应偿还价额。

  2.恶意受益人负担较善意受益人严厉的返还义务,应当返还其当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该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

  对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的范围因善意与恶意而不同,应当说这是民法理论讨论的问题。所谓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

  二、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有损失;

  2.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3.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三、不当得利去哪里起诉

  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就是关于不当得利是否要求主观的相关内容,根据有关规定不当得利要根据受益人的性质类型等问题进行综合判断,有善意和恶意之分,因此是否主观要依据当事人的态度等。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出售珍贵 犯罪主观
要结合事实、证据等确定
犯罪主观要件 主观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理论规定,构成犯罪的需要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即符合犯罪的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要件、犯罪的客观要件。只有符合了这些才能称之为犯罪。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认定主观恶意 故意
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故意伤害造成重伤的,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行
是否为不当得利
如果数额较大涉嫌犯罪。
是否为不当得利
属于欺诈,构不成刑事案件
是否为不当得利
是的。。。。
是否不当得利
1、如果没有相应的依据的,应算不当得利,应予以返还
2023拐卖儿童罪如何判刑
法律分析:犯拐卖儿童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 (一)拐卖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儿童3人以上的; (三)以出卖
侵占罪法院起诉流程
侵占罪起诉的流程如下: 1、被害人书写起诉状,收集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法院在接到被害人起诉状后,应该在15日内做出是否立案的通知; 3
上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如下:1、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3岁偷了小卖部的零食不到100
你好,承担刑事责任的啊
请问二审需要多久拿到赔偿
二审胜诉多久收到赔偿要看败诉方的效率。一般在诉讼请求提出赔偿请求时,应该在判决的时候判决履行期限,原则上是十五天,如果在判决生效后,对方迟迟不履行赔偿的话,可以
三无产品的改装车被偷了报警有用吗
法律分析:车里的东西被偷了报警有用,应当及时报警。偷东西如果达到一定数额,会构成盗窃罪,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如果没有达到构成犯罪的数额或其他构成盗窃罪的条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