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抗辩权先付款后履行质保的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4-08 14:03: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先履行抗辩权先付款后履行质保的规定是什么?保修期是免费维修吗?相信大家对此是有疑问的,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下,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相关法律知识,让我们带着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先履行抗辩权先付款后履行质保的规定是什么

  一、先履行抗辩权先付款后履行质保的规定是什么

  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两个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

  先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及行使可使后履行一方一时中止履行自己债务的效力,以对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请求。但这只是暂时阻止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行使,并非永久的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不影响后履行一方主张违约责任。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致使合同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责任应由对方当事人承担。后履行一方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没有促使对方履行,或者没有促使对方对瑕疵履行采用救济措施的,可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在传统民法上,有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我国《民法典》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

  二、质保期和保修期的区别

  质保期和保修期的区别:

  (一)质保期为6至24个月,保修期限为2至5年;

  (二)质保期自工程实际竣工之日起计算,保修期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三)质保期可由当事人自主约定,保修期限则由法律直接规定;

  (四)质保期是发包人预留及返还质量保证金的期限,保修期质量保证金无关。

  三、保修期是免费维修吗

  保修期不是免费维修。免费保修就是不收费的,但这种一般有附加条款的,你要弄清楚范围。去售后服务部,一般产品的说明书里都有当地的售后服务部地址的,仔细查看一下大公司的产品,也可以直接去官网查询本地的售服位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先履行抗辩权先付款后履行质保的规定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希望小编的解答能帮助到您。为您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找法网平台的专业律师,找法网将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先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区别,请问先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有什么区别?
先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1)先履行抗辩权,本质上是对先期违约的抗辩。先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首先违约,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
什么叫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的意思是什么?能否说明下?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请问有后履行抗辩权吗?
你好,请问你要了解的具体是何事?
合同法第67条到底是先履行抗辩权还是后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
关于合同的违约责任是怎么去规定的
合同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理方式包括:继续履行合同义务、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按约定或法定标准赔偿损失。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
tt语音签约公会达人三年,才播一天,可以退出吗,需要支付违约金吗
可以退出,但需谨慎处理。如果双方协商一致且合同中有约定,可以按约定解约,可能无需支付违约金。如满足法定解除条件,可单方解除合同,但可能要承担违约责任。务必先了解
我刚支付了款项,但是手机号留错了
若因手机号错误未收到确认通知,首先检查支付账户状态。若支付成功但未收到通知,可联系支付平台或收款方查询并确认支付详情。同时,确保更新正确的手机号。
做旅游卡劵推销,合同刚签,双方都尚未履行义务,我申请退款可以么
可以申请退款,但需与对方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商时尽量达成一致,减少损失。如协商无果,可选择起诉,但需注意举证难度和成本。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需综合考虑实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