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承包的鱼塘附近有一片以前的国有征用地,是否具有该土地的耕作使用权,是否违法

更新时间:2018-08-30 08:45:01
问题描述:
你好,在我的承包的鱼塘附近有一片以前的国有征用地,但是征用很多年(最少10年)没有用于任何的开发,现我将其开荒,请问,我是否具有该土地的耕作使用权,别人想在我的开荒地上铺建筑垃圾是否违法,国家征用该土地是否应该给我一定的开荒补偿。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12840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违法建筑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建设规划工程许可证,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
    2、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的建筑;
    3、擅自改变了规划使用性质建设的建筑;
    4、擅自将临时建筑建设为永久性的建筑。违章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具有合法性,即违章建筑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由于其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所以原则上不赋予当事人所有权,不能依法进行产权登记(《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5条和第23条)。
    2018-08-30 08:41:1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12848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  
    一、对附加土地使用权转让条件的质疑根据法理,财产权一经合法取得,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权利人尽可自由处分,不受阻碍,因为处分权本身就是财产权的一部分。具体到土地使用权,权利人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可以自己开发利用该土地,也可以转让该土地给他人使用,何须人为以投资或开发进度为条件设置障碍?对于成片开发的土地,因出让的目的在于使成片土地获得初步开发、使生地变成熟地、为引进项目和作进一步开发提供条件,故要求成片土地在适度开发以形成工业用地或其它建设用地条件后方可转让,似可理解。但对于宗地而言,用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出让合同已经载明其开发用途和开发期限等,无论如何转让,出让合同的约束仍对用地人有效,为什么一定要投资25%以上才能转让呢?限制土地炒卖可能是设置转让条件的主要动因,但现在看来显然是下错了药。因为炒地之风盛行不是源于土地开发的程度问题,而是源于一级市场的管理问题,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存在过大的升值空间的问题。实践证明,在已经将拍卖作为主要出让方式的地区,由于土地使用权在一级市场的价格与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基本相当,土地炒卖因无暴利可图而得到有效抑制,所以打击土地炒卖的当务之急是限制协议出让,推广拍卖出让,而不是设置转让条件、硬性要求完成投资25%以上后方能转让。极端的事例并不鲜见,即发展商在缴付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后因资金原因无力继续开发,又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未完成投资总额的25%而无法将土地转让给他人开发,虽双方有意,却法律无情,土地资源因此得不到有效利用,市场流通因此受到阻碍。当然,房屋预售时虽也涉及预售房屋占用范围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但因出售的标的是房屋,法律为保护购房人的利益要求预售房必须达到一定的建设条件有合理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关于预售的商品房、其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规定并无不妥。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的“转让”是广义的“转让”,其范围应包括买卖、赠予和其它合法方式如作价入股、继承等,其中赠予是没有对价的,继承可以是法定的,作价入股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实现前期投资包括前期25%的投资,如果硬性要投资25%之后才能赠予、继承或作价入股,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此,笼统地规定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土地使用权应在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后才能转让是不准确和不合理的。  
    二、缴清土地出让金缴清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权得以转让的前提条件,此规定见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第
    (一)款。按理,依出让合同缴交出让金是通过出让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对价,没有缴清出让金,就不能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就不能认为受让人取得了土地使用权。  当事人未取得土地使用权,如何能转让土地使用权?但在实务中,地方政府为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或其他原因,常常同意发展商分期缴付出让金,在出让金缴清前,先向发展商核发土地使用证,在此情况下用地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恐难以其未缴清出让金为由否认其转让行为的效力,因为:
    1、缴付出让金是出让合同设定的义务,依合同之相对性,出让合同载明的权利与义务只对合同的当事人有约束力,不能用来对抗第三人。政府不能以用地人未缴清出让金为由来对抗转让合同中的受让人。
    2、土地使用权证一经核发,其登记资料亦依法公示,转让合同中的受让人有充分理由对公示予以信赖,而无任何义务查知转让人是否已经缴清出让金,查知其拥有土地使用权即可。因此,用地人未缴清土地出让金,但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的,其转让土地使用权合同的效力应当支持,政府可依出让合同向转让人追缴出让金。对于划拨土地使用权,用地人虽有土地使用权证,但因未办理出让手续和缴纳土地出让金,其转让时应报有审批权的政府审批,以确定办理出让手续或缴纳土地出让金等相关事宜。
    2018-08-30 08:42:16
    点赞
  • 经济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8208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第一,首先核实征收审批手续合法性,征收批准时间直接决定补偿标准。 第二,具体涉及到土地及房屋补偿标准以征地批准机关批准的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以及当地规范性补偿文件为准并结合相应市场评估值。
    第三,政府只有依法实施征收并依法将征收补偿款全部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方可动土施工。 第四,我们专业代理全国征地拆迁案件,如需委托律师代理,可以来电或者见面详询。
    2018-08-30 08:45:0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我们村里有几百亩山林土地,以土流形式出售,山被挖,私人购买建造教廷,合法吗? 土地流转不仅不能改变其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这块土地是否可收回归集体?征用等同征收吗?土地所有权是否征用时就已变为国有?
征地补偿项目: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农村土地承包因国家建设被征用纠纷 1.土地面积首先与自家亲戚更换土地,且土地使用权已划分!是否可以
土地纠纷的实质是土地权属纠纷,即是指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它包括农地、山地、草原、水域等因所有权、使用权受到侵害而引起的争执。权属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村民承包集体的荒山,承包后变为林地,被国家征用赔偿费该谁的
根据承包合同的承包期限确定村民应获得的承包费用,其余部分归全体村民集体所有。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包的土地,有使用权吗
当然有使用权了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开荒地已耕种30年,现有私人想承包,请问有无得到赔偿?承包者强行使用该土地是否属于违法?
土地纠纷的解决途径|||  不同类的土地纠纷依不同途径解决:  1、土地确权纠纷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285
律师解答动态
40秒前
天习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44763 人
我骂人他打人,我的眼镜被打坏了,班主任说他2成我8成这合理嘛?
12分钟前
湖南二十一世纪律师
近期帮助 21990 人
被无证医生做了美
22分钟前
樊文兵律师
近期帮助 259 人
五个月前发生车祸,交警一直不给出具责任认定书怎么办
24分钟前
樊文兵律师
近期帮助 259 人
朋友叫我做收款人不用签字什么意思啊
26分钟前
范为真律师
近期帮助 376 人
可以问一下交通事故吗?
26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6511 人
卖墓碑能在居民处卖吗
28分钟前
邹连香律师
近期帮助 27968 人
中东客户在我们工厂采购了一批货物,做好了不付款不发货,已经逾期一年半多了,这个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28分钟前
刘鹏律师
近期帮助 4335 人
咨询一下我被朋友介绍去整形医院花了几万块钱,说什么上颌县要做六次,不想做了,觉得是骗人的,这个钱能找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